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生于康熙末年 >

第683部分

重生于康熙末年-第683部分

小说: 重生于康熙末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却是不晓得,九阿哥当初买下这个店面,就是为着稻香村来着。原也是想做南点铺子,后来见稻香村成了气候,才放弃这个念头,开了茶馆。 
九阿哥原想叫韩江氏二楼雅间说话,不过瞧着她一身寡妇装扮,就走到大堂角落一处,吩咐跟着屁股后头过来的掌柜道:“沏壶好茶,爷要同韩江氏说话。” 
那掌柜的最会看人脸色,躬身应着,带着屋子里的几个小伙计下去,稍后才亲自捧了茶盘,送上来一壶好茶,随后又退了下去。 
这会儿功夫,小福已经捧了酒酿饼过来,搁在茶几上,她则是退到韩江氏身后,同小喜并排站着。 
屋子里,只剩九阿哥与韩江氏主仆三人。 
九阿哥从袖子里掏出一个薄薄的册子,还有几页纸。他将那几页纸推到韩江氏面前,道:“韩掌柜先瞧着这个。” 
韩江氏伸出手来,拿起看了,是前门“永顺钱庄”的地契与房契,还有官府照会。这个钱庄,是京城生意最红火的钱庄之一。 
韩江氏撂下这几页纸,抬头看了一眼九阿哥,道:“民妇看过了,九爷还有何吩咐?” 
九阿哥没有说话,指了指茶几上那本薄册子。 
韩江氏吸了口气,打开来,面上不见异常,心里却是惊诧不已。这是一本康熙五十五年九阿哥名下各处铺子的收益总账。 
九阿哥涉及的行业五花八门,单京城一地,就有百十来处产业。京畿、直隶、江南等地,也有些生意涉足。 
即便不能说九阿哥富可敌国,但是这份身价在当朝宗亲皇子中,也是数一数二的了。 
“你进京这几年,爷都瞧着。是个做生意的材料,不当拘在这几间饽饽铺子里。”九阿哥端起茶盏,喝了一口茶,慢悠悠地说道:“爷不是个大度的人儿,之前为了这些买卖,心里也嫉恨过曹颙,对你这个出面做事的大掌柜自然也看不过眼。不过,瞅着你将稻香村立足,将这铺子生意越做越红火,爷也起了惜才之念。”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道:“不是没起过别的念头,在爷眼里,曹家真没什么分量。淳王府大格格也好,雅尔江阿的爱宠也罢,爷真要强了你,七爷与雅尔江阿能拿爷如何?就算闹到御前,顶天了不过是一顿申斥罢了。 
不是爷不敢,是爷不屑。一个女人家,能做到这步不容易,是个人才,爷想用你,不是想毁你,今日过来,也是一时兴起。爷乏了,懒得再操心这些,想要找个妥当人托付。要是你愿意帮爷,那间钱庄就是爷送你的见面礼。听说你家在江宁的六合钱庄也是多年的招牌,是你母亲的嫁妆。你寡妇失业,为了避开族人与婆家逼迫,背井离乡,也是不容易,就不想将六合钱庄在京城再开起来么?” 
九阿哥如话家常,全然没有直接凌厉。 
韩江氏已经涨红了脸,她早就知道京城居不易,在权贵眼中,自己比蝼蚁强不了多少,不过是依附曹府勉强立足。不过九阿哥这般大剌剌地说出,还在觉得有些难堪。 
在京城开钱庄,确实是她早年的愿望,但是她脑子还没糨糊,自不会与虎谋皮。 
“九爷器重,民妇感激不尽,只是受人之,托忠人之事。自民妇上京,受郡主恩惠颇深,有生之年尽绵力,以报郡主恩德。”韩江氏低着头,不卑不亢地回道。 
对于他的反应,阿哥并不意外。 
他笑了笑,并没有恼怒之意,指了指那账簿道:“既是韩掌柜不愿离开曹家,就替爷将这个转交给曹颙传个话,这是爷的家底要同他合伙开金店,这个大掌柜就由韩掌柜来做。” 
韩江氏闻言,不由一怔。 
京城“金店”分两种 一种是卖金器的地方,一种则是收兑金银外加上经办捐官,专门跑衙门的。同文选司与纳捐房都有往来,从登记,核准开始,包揽一切捐官事宜。 
干系重大,韩江氏怎么会轻易英下,忙轻声道:“这是九爷看重的大事,民妇中间传话,要是有不足之处,岂不是辜负九爷好意?要不然,还是请曹爷过来,听九爷当面吩咐。” 
九阿哥冷哼一声,道:“就算请他,他有胆子过来么?左右爷是交代韩掌柜了,就算曹颙不合伙,这金店也是照看的,就说我说的,让他思量着办吧。” 
说完,九阿哥起身来,冲韩江氏点点头,就移步往外走。 
韩江氏从座位上起送,看着茶几上留下的账簿与地契、房契等物,不禁皱眉。 
少一时,就见杨子墨带了几分焦急,从外头进来。 
见韩江氏安然无恙,他才松了口气。韩江氏已经将账册等物让小喜收好,留在这边没有立时离去,也是担心杨子墨与曹府来人。 
“不是说九贝子一直病着么,怎么想起寻你的麻烦?”杨子墨带着几分担心,问道。 
这其中究竟,韩江氏也不好深说,道:“许是路过,是小妹胆怯,有些慌神了,惊扰了姐姐。” 
杨子墨摇摇头,道:“也不是外人,妹妹同我客套什么?”说到这里,他往四下看了看,道:“曹府的人呢?妹妹也当往曹府送信了吧?” 
说话间,就听到门口有动静,是曹府来人了。 
来的是初瑜奶子叶嬷嬷,是认识韩江氏与杨子墨的,进来同二人见过后,道:“韩奶奶,我们格格使老奴来接奶奶过去说话。” 
原来,初瑜那边得了稻香村的消息后,就立时寻曹颙商议。 
虽不晓得九阿哥要找韩江氏何事,但是既是说话的地方是茶馆,又容小福回去报信,曹颙的心里就踏实几分。 
曹颙与初瑜商议后,还是以初瑜的名义,使叶嬷嬷来接韩江氏。 
韩江氏这边,这是要同曹颙商议的时候,听了叶嬷嬷的话,点了点头,道:“晓得了,劳烦嬷嬷走这一遭了。” 
说话间,已经从手上褪下一只平纹金镯子,塞到叶嬷嬷手中,道:“也没有什么好东西,嬷嬷留着赏人吧。” 
作为初瑜的奶子,叶嬷嬷这些年在府中只是荣养,并不派什么差事。韩江氏在曹府住过,晓得这点,才有所厚赠。 
叶嬷嬷推辞不过,笑着收了。 
杨子墨虽满心好奇,但是也算是了解韩江氏,见她方才就岔开话,没有说详情,想必这其中牵扯到曹家,不好轻易对人言。因此,他就吩咐了韩江氏几句,先回别院了。 
* 
曹府,梧桐苑。 
曹颙从兰院给父母请安回来,换下官服,背着手,在地上踱来踱去。原本因魏黑与李卫回府欢喜的好心情,也因九阿哥的节外生枝蒙上一层阴霾。 
初瑜见状,看了眼座钟,道:“额驸别急,嬷嬷去了有一会儿了,快回来了。” 
曹颙点点头,止了脚步,转身走到炕边坐下来,重重地长吁了口气。 
事情的发展越来越诡异,本应沉寂到四阿哥登基的十三阿哥现下就想要出山;因八阿哥故事,患病休养的九阿哥莫名其妙地寻上韩江氏,这叫什么事儿? 
伴君如伴虎,他还费心思量如何想出“生财之法”,却要承担皇子们的施压。 
难道世界离了他,还不行么? 
初瑜见丈夫心事重重的,低声吩咐喜彩道:“使人到二门问问嬷嬷回来没。” 
喜彩应声出去,还没等吩咐小丫头,就见叶嬷嬷领着韩江氏过来。 
“格格,额驸,嬷嬷回来了韩奶奶也到了。”喜彩扬声禀告道 
韩江氏进屋,将同九阿哥的会晤从头到尾说了一遍。那钱庄拉拢她之事,她原想隐下不说,可是犹豫再三,还是如实说出。 
初瑜还糊涂,只知道这个生意不好做,虽说是赚钱的买卖,但是以九阿哥的性子像是要吃独食的。 
能在京里开金店,经营捐道的没有几分背景,都是权贵显宦人家。 
曹颙拿着那账簿里已经转了好几个弯。 
醉翁之意不在酒,九阿哥的本意,并不在字面中。要不然才是吃饱了撑的,寻思找曹颙合伙。 
谁不知道曹家父子是“帝党”曹颙这些年,虽说宦海沉浮,但摆出来的也是“忠孝”之态。更不要说如今曹颙是任六科给事中,需要经常君前当差,还有直奏权…… 
思量一遭,曹颙对韩江氏道:“这东西就放在这边吧,明儿我使人送回去。这次却是虚惊一场,连累你担惊受怕,实是对不住。” 
“曹爷客气,是小妇人沉不住气,有些惊小怪了。”韩江氏俯身回道。 
这会儿功夫,就有媳妇来请,问预备接风的酒席摆在何处。 
韩江氏见传话毕,外头天_渐黑,就起身告辞。初瑜原还想留她用了晚饭再走,见她神色中难掩疲惫,就没有在挽留,只是使人送出二门,传话外头好生送回去。 
待韩江氏离去,初瑜犹豫了一下,问曹颙道:“额驸,九叔到底是什么意思,真想要与咱们合伙做生意么?” 
曹颙摇摇头,道:“不知道,或许是,或许也不过是让我传话罢了……” 
* 
松院,上房。 
王莺放下筷子,偷偷地看了眼常姑姑。刚好常姑姑也笑盈盈地看着她,两下里对了个正着。 
“姑姑……”王莺带着几分不好意思,喃喃道。 
常姑姑点点头,道:“筷子的姿势对了,坐姿也不错,有几分女孩儿样……”说到这里,视线落到王莺面前的饭碗中,看着里面剩下的几粒米,不赞成地摇了摇头,道:“只是做人当记得惜福,一粥一饭当思之不易。” 
王莺红了脸上应了,低下头拿去筷子,将碗底的几粒米都扒拉到嘴里。 
这时,就听有人笑道:“姑姑又教姐姐学规矩了?” 
是七娘回来了,眉目弯弯,手里提溜着几包吃食。 
“是香姨让我送来的,还埋怨我一番的,嗔怪我没拉姐姐过去耍。”七娘将吃食放在桌子上,扭过头来,对常姑姑道:“姑姑,这是香姨从魏叔老家带来的东西,是寻常百姓人家过年的腌肉。小时候我嘴巴最馋,经常偷偷拿来当零嘴儿的,切着薄薄的片,用火烤了,可香着。” 
常姑姑见她这般活泼,想要板着脸说教两句,已经被七娘拉了胳膊。就见七娘眼睛亮晶晶地说道:“姑姑,咱们这就切几片,烤来尝尝啊?” 
虽说才吃完晚饭,但是王莺有些触景伤情,望着那腌肉,呆呆地说不出话。 
常姑姑见状,心里叹了口气,拍了拍七娘的手,道:“既是想吃,就使小扣子送到厨房,使人做吧。” 
七娘也瞧见王莺不对,后悔自己说这个着她,央求常姑姑道:“姑姑,让莺姐姐与七娘同去吧?只当消消神儿,回来的时候也能去看看天佑与恒生去。” 
常姑姑见王莺消瘦的小脸,不由心生怜惜,点了点头,道:“去就去吧,只是要记得一条,太太早交代过,不能让几位小爷吃外头的东西。” 
七娘使劲点头,道:“晓得,晓得,自从上回左住吃了地瓜拉肚子,连大爷都不买外头的吃食了……” 
出了松院,七娘见王莺仍是闷闷的,拉了她的胳膊,道:“莺姐姐也欢喜欢喜,是不是觉得闷?要不然明儿我同紫晶姐姐说,带你出去逛逛京城?” 
王莺挤出几分笑来,拍了拍她的脑门道:“七娘好心,姐姐心领了,我哪儿也不想去。还是消停地呆着吧,省的姑姑罗嗦。” 
七娘撅着嘴道:“姐姐要是不觉得闷,怎么一脸心事,叫人瞧了不落忍?” 
王莺闻言,神色一僵,抓住七娘的胳膊,犹豫了一下,低声道:“妹子,曹爷叫我忘了的事儿,我怎么也忘不掉。不仅忘不掉,而且越来越清晰,那地方……” 
话未说完,已经被七娘伸出小手挡在她嘴边。 
七娘的小脸绷得紧紧的,看着王莺道:“莺姐姐,曹爷那番话,都是为了姐姐好。姐姐还想这些,对得起哪个?” 
王莺面色惨白,露出两行泪,低声道:“妹子,我真是不甘心,那些东西,那些东西……是我用了我父兄性命换来的……就是修路搭桥,为逝者祈福也好……” 


第十一卷 定风波 第七百四十二章 “忠君” 

苑家口。御舟。 
康熙坐在榻上。满面寒霜。将手中折子往的上一摔。喝道:“你好瞧。这是什么?” 
三阿哥跪在的上。已是惶恐不安。战战兢兢的捡折子。打开来。就见上书“都察左副都御史管顺天府府尹事余正健奏报有恶棍假称诚亲王游行山西等省折”。 
三阿哥心里。想起些日子十五阿哥所说的话。真是惊涛骇浪。难道自己真失了圣宠。父开始对付自己了? 
虽说朝廷有禁令。皇子阿哥不结交朝臣大员。但是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谁没有几个门人奴才。这出门在外。亮出主子的名号。拜访下沿途的地方大员。行拉拢之事。也不是这一年半载的事。 
早在太子被废前。就有阿哥的门人与太子的门人争相下江南刮地皮。众所周知。三阿哥这边康熙五十一年。就门下奴才以采买为名到地方。外头来的“孝敬”。也是三阿哥府银钱来源之一。毕竟他没有九阿哥生财的本事。但是为个好人缘。养的门人清客还多。 
这压根不是新鲜事儿。怎么这么多年太太平平的。现下就捅到御前了? 
想起阿哥二阿哥八阿哥他们的下场。三阿哥不由一哆嗦。他抬起头来。正好对上康的眼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