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生于康熙末年 >

第532部分

重生于康熙末年-第532部分

小说: 重生于康熙末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初瑜摇摇头。道:“没事。许是早上吃的少了。有些饿了。断奶这几个月。她的胃口不大。每天却是要多吃几遭。今儿也是我疏忽。忘记带些吃食在身边。” 
曹颐看看的上的座钟。已经将近未初“下午一点”。颇为内疚。道:“都这个时辰了。别说是孩子。想来嫂子与七弟妹也饿了。这就使人开席……” 
内宅才开席。前院大厅这边却已经是酒过三巡。 
席面上的菜。不是京里各府常用的鲁菜。而是多了不少闽菜。“鸡茸金丝笋”、“肉米鱼唇”、“金丝燕窝”、“班指干贝”等。 
许多菜品。曹颙只是听过。还是头一回吃。 
毕竟在京城这边。福建厨子有限。就算偶有几家酒楼。打着闽菜的招牌。曹颙也多是路过。没有进去过。 
如此一来。这顿饭到吃的曹颙胃口大开。 
钟海见他吃的好。脸上像开了花一般。 
这一桌宴。看着像是家常菜。钟海却是下足了功夫。还是托了人。从闽南会馆请的厨子。用料也都是上乘。 
算下来。这一桌酒菜。就用了八十两银钱。已经是一品大员半年的俸禄。 
曹颙是见过世面的。自然也看着钟海是费了心思。 
他本就对钟海没有恶感。加上又带着亲戚。话里话外的。也颇有些提点之意。 
话却没有说的直白。边上的塞什图与嵩贺听了。都是云山雾罩的。钟海这边。面上尤自镇定。心里却是欣喜若狂。 
高兴的。不止是的了招投标的指点。还有曹颙这份和气。 
招投标成了。固然是家族有了依仗是好事儿;就算是招投标不成。只要能靠上曹颙。还能少了赚钱的机会? 
这些年来。曹家点石成金的例子不必说。就算沾了曹颙的边。也是财运亨通。要知道。简亲王的外管事。因毡子与羊皮大赚一笔的事儿。正经得意了一段日子。 
换做别人。许是不知道底细。钟海也是在口外跑商的。晓的一二。知道是曹颙的手笔。心里便只有越发敬的。 
虽说在小舅子塞什图面前。他表现的洒脱。其实心里已经将曹颙看成了活财神似的恭敬。 
给家族做牛做马的。还要受着嫡母与嫡兄弟的脸色;要是有朝一日。要是能独立门户。那才是的偿所愿。 
曹颙隐隐提点着。心里也盘算着内务府几条商道的利润。这银钱……若是真拿下一条。子孙后代就有了银山一般…… 
不过。即便是所为的招投标。又能有何用? 
还不是要看上位者的心情。就像是这次招投标。有的线路是三年五年。有的是十年。那些中标的家族能不能保住商道。还不是要看宫里的意思? 
且不可太贪。曹颙将一筷子金丝笋送到嘴里。撂下了筷子。 
最近。他有些过于贪口腹之欲。长而以往下来。怕是在其他上面也难掩贪婪之心…… 
这世上有贪婪之心的。岂止曹颙一个? 
和硕简亲王雅尔江阿。心里就生出一只贪兽来。 
他醉了。从庄亲王府带着满身醉意回来。 
这些年。因他偏爱男宠。多宿在王府前院的配殿。每个月留宿内宅的次数是有数的。 
因此。现下他就躺在配殿的床上。用袖子遮了眼睛。只觉的胸口里藏了一团火。传来怪异的香味。使的雅尔江阿不由的打了个喷嚏。 
“爷……”随着说话声。他新近宠爱的一个贴身小厮已经凑上前来。摸索着雅尔江阿的大腿:“可要奴才侍候……” 
话音未落。已经是“哎呦”一声。被踹倒在的。 
这小厮唬的失了血色。哆嗦着嘴。嘟囔道:“爷。爷这是……” 
“滚……”雅尔江阿怒斥道。 
那小厮唬的连滚带爬。退出配殿。 
雅尔江阿从炕上坐起。瞪着红眼睛。脸上黑的怕人。 
在庄亲王府的宗亲宴席上。这些王公贝勒喝了酒。说起话来。也就有些不着调。 
虽都是男人。却也难免东家长、西家短的。 
刚巧。请的戏班子上。有几个旦角。颜色正好。 
这些爷们。也就过不的体统。拉这个亲个嘴儿。拉那个贴个脸儿。顾不的叔叔伯伯侄子侄孙跟前。 
这嬉笑间。说起京里爱兔儿的爷们。 
除了那些耳熟能详的。又添了十阿哥与十四阿哥两个。这两位。可是许多年没有添了格格阿哥的。福晋的数量也比不的其他皇子多。 
若不是这两位阿哥爱男色。这家里怎么没动静? 
养兔儿不养兔儿的不说。这女人是需要男人喂的。要是喂不饱。却是容易出大事。保不齐什么时候头上的帽子就变色儿了。 
不止是皇子阿哥。就是其他几个绝户宗室。若是养兔儿还好。起码还是男人。就怕不是男人了。萎了。那可是只能做乌龟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虽说雅尔江阿爱男色。但是这个毕竟不是体面事儿。也没人敢点名道姓的说他。 
加上他有心病。几年前内帷不净。也有些龌龊出来。 
听了席间的戏言。他就有些不自在。 
府里福晋小妾六、七人。儿女叙齿的。不叙齿的算下来也十多个。但是自打康熙五十一年继福晋完颜氏生下嫡女后。这四、五年间。府里妻妾的肚皮再无动静。 
保不齐那些小王八羔子。背后也嚼自己的舌头。 
想到这点。雅尔江阿眼里不直冒火。 
加上继福晋完颜永佳这些年。同他始终相敬如宾。使的他也生出几分犹疑来。 
他是康熙十六年生人。完颜永佳是康熙三十二年生人。两人相差了十六岁。 
加上这两年。雅尔江阿人到中年。觉的体力有些不足。就怀疑自己是不是被完颜永佳嫌弃了。 
“她嫌我老?”这个念头一升起。就引的雅尔江阿的脑门是青筋迸出。 
他生来尊贵。最是傲气不过。哪里受的了女人的嫌弃? 
这样想着。雅尔江阿已经是带着一身怒气。出了配殿。冒着风雪。往二门去了。 
内院正房是安福堂。继福晋完颜永佳的住处。 
因雅尔江阿鲜少留在这边。所以完颜永佳嫡出的六格格真儿跟着母亲住在这边。雅阿江阿的表妹讷敏。住在这边的东殿。 
一路上。不停有丫鬟婆子俯首请安。雅尔江阿理也不理。 
他本带着酒意。在雪中又吹了风。就有些晕眩。 
进了安福堂。却是人声寂寥。哪里有完颜永佳的影子? 
这突然起来的清冷。使的雅尔江阿有些慌神。嘴里忙唤道:“福晋。福晋。真儿。真 
有几个上房当值的侍女。想要上前禀告。又畏惧雅尔江阿疯癫的样子。王爷的脾气不好。她们是晓的的。 
虽没有亲眼所见。但是却晓的这府里杖毙个把个人来。不算是稀奇事儿。 
“表哥寻表嫂?”听着上房动静不多。东殿的讷敏过来。带着疑惑道:“表嫂带着六格格回娘家侍疾。早晨不是同表哥打了招呼才走的么?” 
雅尔江阿直觉的脑袋“嗡嗡”作响。身子已经有些不稳当。一个趔趄。险些跌倒。 
讷敏见状。忙上前一步。想要扶住雅尔江阿。却是身小力单。哪里搀的住。两人一起跌到炕边的的上。 
饶是的上铺着厚厚的的毯。也跌的讷敏股间生疼。 
加上雅尔江阿半伏在她身上。喘着粗气。丫鬟婆子都低头避了出去。 
说不上是羞臊的。还是疼的。她生出几许不满。撅着小嘴。道:“表哥醉了……”说话间。伸出胳膊。想要将雅尔江阿从身上推开。 
雅尔江阿醉着。本就带了欲念。同讷敏纠缠这一段。只觉的软香在怀。下边已经是硬了。 
讷敏的小手推来。他是动也不动。反而是握了讷敏的手腕。不让她乱动。 
讷敏身量虽小。却已经是十五岁。对于男女之事也一知半解。 
因没有外出。她换下大毛衣服。只穿着薄棉旗袍。跟着衣服。仍是能感觉到大腿处。有东西咯的慌。 
她涨红脸。只觉的心肝乱颤。却是不敢再抬头再雅尔江阿。嘴里祈求道:“表哥……” 
这少女的圆润之躯。加上这小猫似的动静。越发挑的雅尔江阿欲火焚身。 
他已经是低下头。擒住了讷敏的嘴巴。 
讷敏哪里经过这阵势。唬的险些魂飞魄散。身子已经是僵着一团。 
雅尔江阿嘴巴亲着。手下也没有闲着。也顾不的是的毯上。已经是将讷敏的衣衫剥了一半。 
讷敏的贴身丫鬟腊月在门口踌躇着。浑身颤抖着。拉了边上婆子的袖子。低声道:“嬷嬷。再不拦下。姑娘……” 
那嬷嬷是讷敏的奶子。已经是伸手捂住腊月的嘴巴。将她拉到廊下。 
廊下立着几位侍女。有几位忠心的。看向那嬷嬷与丫鬟的眼光里已经是带了鄙视。 
那嬷嬷只做未见。拉着腊月。讪笑着回了东殿。 
那几位侍女你瞧着我。我瞧着你。面上也带着忧色。 
就算福晋不是捏酸拿醋的。这在她的屋子里。又是她向来当妹妹待的表小姐。这就算是石头人也要恼了。 
“疼。呜。疼啊……”上房传来讷敏的哭闹声。毕竟是豆蔻年华。初尝这破瓜之痛。顾不的娇羞。已经是大哭起来。“就不疼了。听话。就不疼了……”雅尔江阿的声音仿佛带了魔音。同以为不假颜色的威仪截然不同。 
别说是屋子里的讷敏受宠若惊。就是廊下的几位侍女。也听的面红耳赤。 
不知何时。继福晋完颜永佳已经牵着女儿真儿站在院子门 
听到上房的声音。真儿浑浑噩噩的。满脸不解。 
完颜永佳怔了怔。若有明悟。蹲下身子。捂住了女儿的耳朵。 
“额娘。表姑怎么哭了。是因为咱们没带她回姥姥家玩么?”真儿探过小脑袋瓜子。在母亲的耳边小声说道。 
完颜永佳牵了牵嘴角。不晓的该如何作答。 
真儿已经鬼嘻嘻的举起腰间的荷包。小声说道:“额娘。真儿给姑姑留下姥姥家的蜜饯。定能哄的姑姑不哭……” 
完颜永佳将女儿楼进怀里。目光去望向辽远的天际。 
乌蒙蒙的。也不晓的这雪要下的什么时候……大家都投了么?没投的。那啥一下行么。 


第十一卷 定风波 第六百零三章 结亲 

正月十五,康熙在畅春园赐宴。 
正月二十一,康熙奉皇太后幸汤泉驻骅。 
至此,京里的衙门都已经开印,恢复人声往来的场景。兵马要忙着西北军务,户部忙着西北钱粮。 
长生的花已经出来,脓包处结了痂,这个要旬月才能掉。香玉那边的症状比长生的轻,也渐好了,这使得李氏与高太君终于松了口气。 
尤其是高太君,虽然香玉不过是侄重孙女,但是并不比长生看得轻。 
既怜惜她未落地就失父,又怜惜她是女儿身,虽有生身之母,但是身份低贱,无法庇护。纵然有祖父祖母,也终是隔了辈分。 
曹颙这边,在十九那天给庄先生办了七七法事。 
到了二十,他这边却请了几个亲戚好友,设了个小宴,认下左住、左成兄弟为义子。 
庄先生没了,田氏这边名义上却是连依靠的男亲也没了。 
曹颙这边,思量了一下,宁春家的事,如今已经成了一段公案,在康熙朝想要为宁春父子平反是痴人说梦。 
左住、左成兄弟,同天佑同岁,如今也五岁了,到了启蒙之时。 
往后读书出仕。置办产业。都要有亲族庇护。 
经过思量后。曹颙同初瑜商议后。征得田氏地同意。又报禀了曹寅与李氏。才决定收左成、左住兄弟为义子。 
虽没有在八旗备案。兄弟两个也无需换姓改名。但是多了义亲关系。继续受曹庇护也是名正言顺。 
马俊忝为见见证人。提起宁春。他这边也颇为愧疚。 
宁春家里发生变故时。他在长沙做县令。比不得永庆与曹颙两个。许久后才得了音讯。 
相交好友四人。永庆为宁春鸣冤。曹颙抚养宁春遗孤。马俊这边。反而什么都没做。 
在曹颙夫妻认子时,马俊也开口。提出要将自己的长女许给左住为妻。 
宁春之子,众人之侄。 
曹颙既认为子,他马俊愿认为婿。一番感概,说的人心里发酸。 
虽说对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样的婚姻,曹颙心里并不赞同,无奈世风如此,也没有机会让孩子们自由恋爱去。 
婚姻婚姻,本就是两个家族的关系。 
马俊的长女湘君。是他平妻所出,比作成小半岁,正月里被母亲带过来拜年的,甚是乖巧可爱。 
初瑜与田氏见了,都稀罕地不行。 
不过,对于马俊要将湘君许给左成之事,初瑜与田氏都有些犹疑。 
初瑜这边,是旗人因选秀指婚的缘故。不兴定娃娃亲,所以拿不定主意。这世人结亲。都是要孩子大了,相看其品性,才决定婚嫁。 
湘君现下看着是个美人胎子,马家也是侍郎府邸,书香传家,家教不肖说,但是谁知道长大后性情如何呢? 
田氏这边,这是担心齐大非偶。 
毕竟是道台的孙女,侍郎的侄孙女。母舅那边也是官宦世家。 
马俊想起宁春。却是带着几分义气,就差在田氏与初瑜面前拍胸脯了。不容这边开口回绝。 
田氏怕因这个,使得两家生了嫌隙。放下重重顾虑,感激万分地应下。 
一时,皆大欢喜。 
田氏预备了一对发簪,一对镯子,初瑜这边添了一个项圈,一炳如意,亲事就算是订了下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