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生于康熙末年 >

第493部分

重生于康熙末年-第493部分

小说: 重生于康熙末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起来,这一行中,不管是皇家侍卫也好,还是曹家与伊尔根觉罗家地下仆也好,没有几个遭过这罪地。

这策马狂奔,固然爽快,但是这一奔就一天,委实让人受不得。想着这样的日子,或许还要十天半月,不少侍卫的脸色儿都绿了。

倒是纳兰富森与赫山这几个,因前年同曹往返过外蒙古,数千里行程也走了,还算是适应些。

最狼狈的,就数伊都立了。

虽说出京前,他信誓旦旦地说自己骑射功夫没落下,但是在马背上颠簸了一天,却是使得他再也意气不起来。

下了马匹,他便弓着身子,呕吐起来,将中午在路上打尖时吃尚未克化的烧饼牛肉吐了一地。

他的长随忙递了水袋上去,伊都立接过,使劲地灌了两口漱漱嘴,整个人才算是有了点活气。

曹在旁见了,寻思要不要劝他缓行,省得这么遭罪。

驿站门口停着两辆马车,一辆装了棺木,一辆罩着白幔帐,应是坐人地。

有个穿着孝衣的少年,站在驿站门口,同驿卒说话。

伊都立脸上添了欢喜,对曹笑道:“出门见棺材,升官又发财,却是好兆头。”

说话的声音却是有些大,那个小伙子听了,转过头来瞪了伊都立一眼,脸上带着几分忿怒。

他原是要想说什么,但是见了伊都立身上的官服后,又合了嘴,怅怅地转过头去。

驿丞得了消息,已经小跑着迎了出来。见了眼前一堆侍卫,这芝麻大的官不由地有些眼晕,寻思是哪位王公相爷出京,在人群里撒莫“贵人”。

却是有些糊涂了,他犹豫了一下,躬身上前,凑到纳兰富森面前,道:“这位侍卫大人,这是……”

在众人中,纳兰富森是三品服色,看着品级最高,怨不得这驿丞如此。

纳兰富森无奈地笑笑,从怀里掏出“火牌”,给在驿丞瞧了,道:“爷们要歇一晚,按人头备马,明儿卯初(凌晨五点)出发。”

这“火牌”本是魏黑拿着,因这一路上每个驿站都是现下的状况,曹就将“火牌”交给纳兰富森收着了。

左右也不过是个形式,也不必费口舌,同每个驿丞辩白辩白,谁才是这一行的主官。

那驿丞见了,忙不跌地引着众人进驿站。

待看到那孝衣少年时,驿丞不由喝斥道:“快走,快走,还嗦什么?这是驿站,又不是大车店,再不走,可就要使人赶了!”

“大人,还请通融一二,家母上了年岁,已是赶了一天的路……”那少年哀声恳求道。

那驿站不耐烦地摆摆手,道:“你这小子,真是嗦。这天下哪里有空白白牙就能混饭吃的地儿?你说自己是官属,但是一没有文书,二没有银子,我通融了你,自己喝西北风去不成?”

那少年涨红了脸,却仍是恳求不已。

曹在旁瞧了,不由暗暗摇头。

这个驿丞好不省得事,既然是官属,少不得有些故旧世交,这般得罪下去,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埋了祸患。

这少年年级轻轻的,倒是能屈能伸。

百善孝为先,虽说不过是萍水相逢,但是曹因他这份孝心,也愿意行个举手之劳。

他向赵同使了个颜色,便同伊都立与众侍卫进了驿站。

在跟过来曹家长随中,赵同地伸手虽是不行,但是心思缜密,收着银钱。遇到打点地地方,都是他出面料理。

上房有限,这些人中,除了曹家与伊都立两家家仆外,其他人都带了品级。

最后,还是纳兰富森做主,选了处连脊的房子,将曹安置在中间上房,其他人四下里安置了。

曹原是不好意思如此,但是纳兰富森正色道:“圣命已下,我等就是为了护卫曹额驸而来,自当从今儿立了章程。不管是住宿打尖,还是中途,都应以护卫额驸安危为主。”

他在众人前换了“额驸”地称呼,也是在提醒这位侍卫们,曹的另一个身份。要是曹真有了闪失,他们这些人各个也脱不得干系。

曹听出纳兰富森话中所指,心里承他的情,没有再嗦。

待进了屋子,曹正梳洗着,赵同已是回来,银子已经想法子送出,换了说辞,将曹的真实身份隐下,那扶灵还乡的少年已经进了驿站……

曹听了,用毛巾擦了把脸,想着自己这算不算“日行一善”。

这俗话说的好,“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这善报却是不指望,只希望那些个做坏事的人,都遭了报应,他就心满意足了。

当然,人心都是有偏颇的,曹心里的坏人,就是那些算计他的人。

他好好的过安生日子,那些暗地里不消停的,没事找事,不是坏人,是什么?口,就将管家上道:“二爷,纳兰七爷今儿没了,他们家使人送了丧信儿……”泪……

 

第一卷 世家子 第十一卷 定风波 第五百六十一章 行路

京城到归化,有一千三百余里。曹一行虽说用了两日功夫就到了张家口,但是到了口外后,速度却慢了下来。

张家口到归化九百多里,每隔八十到一百里设一驿站,共有驿站十一处。

先不说中间隔得路程远了,这驿站的规模也与口内无法相比。

这边的驿站,由兵部与理藩院共管,但是使的人驿多是蒙古本地人。与口内的驿站不同,这边的驿站,主要是为了方便传递军情与运送物资的。

这地方简陋狭小不说,关键是马匹不足,每个驿站不过十几匹马,还不是都能使唤的。剩下的牲口,就是骆驼。

每个驿站里,都有五、六十匹骆驼。

这边的路况也不好,茫茫无际的草原,只是能就着车轱辘的痕迹看出是道儿罢了。

幸好还不到雨季,要不然,这路上耽搁的时间更长。

曹他们因为每次只能在驿站换一半的马匹,就不如在口内那般快,九百多里路,走了八天才到。

这一行到达归化城时,已经是五月初一的下午。

看到归化城墙的那刻,伊都立激动的眼泪险些掉下来。

这一路上,他都是咬牙硬撑的,前半拉固然是爱面子的缘故,后边却是有些不敢歇了。生怕自己歇下后,就再也不想骑马,他终是咬牙挺到现在。

侍卫们也是带着欢喜,别的不说,到了这里,驻扎着右卫八旗。怎么也能淘换出来路上用的马匹来。

这几天,他们已经被这沿途驿站里的劣马给磨得没脾气了。

如今,真是别无他求,只求这座骑能痛快些。要不然每天在马背上熬的时辰更久,实是让人郁闷不已。

伊都立到了目的地,曹等人地行程却是只完成三分之一。

呼图克图大喇嘛的驻地,在土谢图汗国中旗的乌尔格,离归化还有将近两千八百余里。

到了归化城,曹他们就得了一个消息。

两天前,归化将军费扬固已经带着这边的部分右卫八旗兵与蒙古八旗兵。启程往推河御敌去了。

另外,从将军府这边,众人还得知四月二十三日。皇上下旨调了黑龙江与喀喇沁往归化集结,作为第三路兵开赴西北。

这已经是摆出了开战的姿态,那曹这一行人的目的就显得有些好笑。

侍卫们颇为热血,唏嘘之中,很有为不能在费扬固将军帐前效力的遗憾。

曹心里则是有些没底了,不晓得是不是历史有所变动,原本在康熙末年的西北战乱,给移到这个时候。还是雷声大、雨点小,这场“轰轰烈烈”的战事会不了了之。

这乌尔格,则是外蒙古地地界了。朝廷在那边的影响甚是微弱。

按照规矩,这内蒙古地界的王公算是内藩,外蒙古那边是外藩。朝廷在内蒙古可以划定牧场,在外蒙古则鲜少干预地方。

纳兰富森拿了康熙手谕,从将军府调了五十蒙古八旗兵。

从归化到乌尔格,中间偶有驿台,也不像之前那样成规模了。

这一行,七十来人,都是从八旗右卫选地上等骟马,双马双鞍。以供路上换乘之用。

五月的草原,没有初夏的燥热,只有青翠的绿色与无边的花海。

蓝天、白云、绿地,白色的河流像轻柔的带子,在天地间撒着银光。

曹的心境。也一天天的发生变化。

人居于这世上,最是渺小,却是偏生以为自己是“万灵之长”,想要掌控这世界。

自己的心里,虽没有存在翻天覆地之心,但是也是想着要费心经营,为家人地安康与自己未来的安逸生活努力。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掌心握无限,刹那是永恒”,自己好像是太看重结果了。反而忽略了这沿途景致。

浮躁了。世故了,失去了过去的从容。

是因为心里想要求的更多。在意的更多,有些贪心了么?

骑在马背上策马狂奔的曹不由地自省,说了想要陪妻子出游,却是多年未能成行;想着给孩子们提供好的游乐场地,总是找借口一拖再拖;寻思要多多孝敬父母,但是每日里说话的功夫都是有数的。

自己好像是忙忙活活的,又好像在偷懒,就这样日复一日,将日子混了过去。

人生能有多少个日复一日,自己地命运虽说没有按照历史上的,在儿子未出世前就夭折,但是谁又能保佑自己定是个能长命百岁的?

生老病死,自然之道,岂是人心取舍能够更变得了的。

固然不能哀怨,时时战战兢兢地活着;却是不能放任,不去计划未来。

人生于俗世,真是件很麻烦的事儿,要是能像这苍鹰,任意遨游于天空;能像这灰狼,自由奔驰在草原上,那该多么惬意。

待曹发现自己地变化时,不由地愕然,难道这是因要前往大喇嘛驻地的缘故,自己也变得有佛心起来?

虽说同这天地自然相比,红尘俗世使人倦怠不堪,但是也只有远离家人千里之外,才越发能体味亲情的可贵。

有的时候,曹只觉得自己好笑的紧。真是矛盾的想法,既在心里因亲情束缚觉得疲惫,又是依恋于这种家人给予的温暖,使得心里不再孤独。

人性,就是如此自私与虚伪。

这一路上,变化的不只曹一个,就是那十名侍卫,也在这一日日的奔驰中。去了京城时鲜衣怒马的傲慢,变得内敛起来。

从最初地抱怨驿站地伙食不好,到现下大家已经能随时射猎黄羊、野兔,直接剥皮,烤的半生半熟地,也能浑沦吃个半饱。

别说是黄羊、野兔,就是草原狼,这些侍卫心里见了,也是痒痒的,想要小试身手。

要不是碍于那几十个蒙古兵丁。大家早就动手了。

正如仕云所说,走了这一趟,别的没学会。剥皮去骨的,算是有了几分手艺。马上的乘骑功夫,那自然是说也不必说的。

他就是伊都立的族侄,是众侍卫中最年轻之人。

今年不过十六、七,一张嘴码子最是厉害,每逢途中小憩,就听到他“吧”、“吧”的说个不停,没一刻闲地时候。

小满见了,稀奇得不行,在一次小憩中。忍不住问纳兰富森道:“富爷,这云爷当差的时候,也是这样的?”

一句话,却是使得侍卫们都笑了。

虽说身份有别,他们这些侍卫都是权贵子弟,小满不过是曹家下仆,但是这一路行来,混得熟了,说话之间就少了拘谨。

仕云笑着“咳”了一声,抱着胳膊道:“山人自有妙计。你小孩子家家地,问这个做什么?”

众人中,明明是他年纪最幼,但是他却偏偏不承认。

因小满长着娃娃脸,又比他大不了多少。便被他当小的应对。

小满听了不忿,但是因晓得仕云这张嘴厉害,自己还嘴也不占便宜,所以便不接话。

纳兰富森笑着瞅瞅仕云,再看看旁边的曹。

当年曹初入京时,也不过是仕云这个岁数,但却是行事稳重,人前半句不肯多言。

见纳兰富森没有回答,赫山就笑着说道:“小满啊,这云大爷的妙计却是从山里淘换来的。秘诀就是两颗山核桃。这当值的时候。他就将这山核桃塞嘴里,两个时辰熬一熬也就过去了。”

小满闻言愕然。曹听了,也不禁看向仕云。

既是在御前当差,还能保留这份天真浪漫,是生性淳朴,还是家里亲长疏于管教?

仕云已经“呵呵”笑出声来,从荷包里掏出两个拇指大小的山核桃来,把玩着说:“这可是宝贝东西,不能说是门神,也能当把门的哼哈二将了!”众人看着他耍宝,都是“哈哈”大笑,在这空旷的草原中声音传出甚远……

虽说因每日里风吹日晒的,大家伙看着都黑了不少,但是最初地疲惫却渐渐消逝,体力已经是比过去增加了不晓得多少。

这一行,都是青壮,这体力渐足后,就有些精力旺盛。

俗话说得好,军营待三年,母猪赛貂蝉。

这言谈之中,大家伙的荤段子就越来越多。

偶尔路过蒙古牧民之家时,大家看着蒙古女人也眼睛放光。要不是顾及在人前,怕是已经有人受不得,要着裤腰带上前了。

曹见了,心里不由警醒,对纳兰富森说过,暗地里增加每日的路程,使得这些人没有精力想这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