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生于康熙末年 >

第486部分

重生于康熙末年-第486部分

小说: 重生于康熙末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直到听到这一句,宜妃才算是同那句“五姑母”对上。

太皇太后生了三位公主,受了个南蛮子义女孔四贞,再加上这位蒙古贵女,可不正是行五?

宜妃心中暗喜,却也是疑惑不解。

即便早年顾忌皇后,但是皇后薨了多年,要是李氏真是皇家血脉,两宫太后与皇上怎么能容热她流落民间?

端嫔接下嘟哝出来地一句话,却是使得她险些魂飞魄散:“这话一天一个样,谁又说得清呢?上面要禁,哪里禁得住?尤其是后来的大动干戈,弄得人心惶惶,更是出来不少谣言……那话传的可邪乎了,那位贵女是孝献皇后薨后进宫的,有说是要做老皇爷妃子的,也有说是老皇爷因孝献皇后思子哀逝,不忍心再看着母女相离,才将那位送到太皇太后身旁地。照这个说法,那岂是蒙古贵女,那就是正经地天家地金枝玉叶……”

宜妃只觉得眼前发黑,想起方才康熙那冷冽的目光,不由地身子发抖。

端嫔醉倒在桌子上,已经是鼾声渐起……

少一时,端嫔已经被宫人送回去安置。

宜妃坐了许久,方使唤了心腹内侍,道:“端主儿上了年岁,身子不见好啊,怕是要老了。等过些日子,本宫随皇上避暑,你就留下园子这头,照看照看……”刻,李氏与初瑜等人已经跪下恭迎。

康熙看了眼王嫔,见她脸上并无异样,点了点头,道:“朕不过是来看看,话几句家常,都平身吧……”

他落座,又指了指旁边地椅子,叫王嫔与李氏也坐。

李氏并不是第一次陛见,早年康熙数次南巡,都是以江宁织造府为行宫,还曾多次亲自到曹家内宅,探看曹孙氏老太君。

对于李氏,康熙态度也向来温煦,问起老太君起居与孩子们课业。

绕是如此,李氏也不好托大,连声坚辞。

还是王嫔托了她的胳膊,拉她坐了,笑着说道:“晓得表姐您是懂礼地,不过如今是重身子,又是皇上体恤,坐下又何妨?”

说到这里,王嫔看向康熙,笑着说:“皇上,还有个好消息要告知您呢,十六媳妇又有了,阿弥陀佛,求着佛祖保佑,这次给皇上添个大胖孙子。”

康熙闻言,脸上露出慈爱来,点了点头,道:“确是好消息,传朕的话,叫内务府那边将年前黑龙江进的老参挑几斤送到阿哥所那边……”说到这里,又看了坐在王嫔下首的李氏一眼,道:“再预备一份,送到曹寅府上。”

少不得大家伙再次谢恩,康熙看着眼前诸位虽是守着规矩,但是待自己恭敬有余,亲热不足,到底心中有些凄凉。

他抬起头,看着初瑜道:“曹那小子在家里如何?瞧着他在外头规规矩矩的,装得甚是老实,在家里有没有胡闹?”

这话听着像是责备,又像是宠溺,初瑜安下心来,稍加权衡后,小声说道:“皇阿玛,额驸心地仁善,在家中带下人也甚是宽厚。别的还好,只是提及公公婆婆时,盼着二老能健康百岁,使得我们做儿女的能多尽孝心。说到皇玛法的时候,他心里却是愧疚,生怕有做不到位的地方,辜负皇玛法的器重。使得皇玛法失望。”

初瑜倒是没有说谎,曹却是在妻子面前唠叨过类似的话,但是却不是这样说法。

曹是戏称,自己个儿如今是老黄牛,要是自己个儿做不好差事,惹恼了皇上,被革了顶戴,那全家就回南边种田去,做个大地主、富家翁。

他还问初瑜,乐意不乐意做个地主婆,脑袋上裹个摸额,房前屋后的哄几个小孙子。

这其中,却是对京城人事的厌倦与对逍遥自在的惦记。

初瑜自然是不好实话实说,就换了婉转说辞。

康熙听着前面,心里还有些发酸,觉得女生外向这句话果然,听孙女将曹赞的。

不过,听到最后,他却是心里熨帖不少。

不枉费自己数次提点,那个懒小子总算是有点记性,晓得惶恐,还算是有点良心。

李氏是做母亲的,听提到儿子,脸上也露出关切来。

见康熙面色好些,她才算是放下心来。

虽说坐着,但是她也不敢坐实,虚坐着椅子边,越发吃力,不过丁儿点功夫额上已经渗出汗来。

康熙原还想借着机会,同李氏说几句话,但是见她肖似其母的容貌,心里也是一阵绞痛。

加上看她如此不自在,康熙也是意兴阑珊,起身道:“你们聊着,朕还要去看折子……”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i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一卷 世家子 第十一卷 定风波 第五百五十五章 余波

畅春园,二宫门外。

曹微微皱眉,左右踱步,偶尔停下来,眺望眺望内宫的方向。十六阿哥已经有一阵子,还没有消息出来。

曹等的,已经隐隐地有些着急。

听着十六阿哥的意思,是有人在太后面前吹了风,给曹家上眼药。母亲李氏性子绵和,要是受了委屈,他这个做儿子的心里也不好受。

因不晓得耽搁多久,他已经打发人去衙门那边请假。

别的不说,就说太后依足规矩,让李氏多跪一会儿,那就够让人喝一壶的。

想到此处,曹在心里不由地腹诽。

这大年纪了,好生歇着就是,没事还折腾别人做什么?都说这位太后是糊涂人,如今看着,实不像是省事的。

正腹诽着,就见有人从宫门外出来,却是十四阿哥。

见了曹,他神情微微一怔,随后露出几分笑模样来,打量了曹两眼道:“这是散朝后还没出园子?”

虽说心里有着防备,但是身份有别,既是十四阿哥主动示好,也没有曹避开的余地。

他忙躬身,道:“回十四爷的话,卑职已经往衙门那边请了假,稍后等送家母与内子回府后再到衙门那边。”

“哦,你母亲与大格格进宫了?是往王嫔那边去?多咱功夫了。用不用爷打发人帮你问问?”十四阿哥难得地热络,神情却是略显僵硬。

天家无私事,后宫这些门门道道,京中权贵不能说是了若指掌,也都是心中有数。

曹也不例外。后宫之中。能在太后面前说上话的,不外四妃与几位未分府阿哥的女眷。

其中,哪个是自己得罪的,他心中也有数。

原就疑到十四阿哥身上,如今见他欲盖弥彰的意思。这却是像落实了一般。

曹心中冷笑不已。已经是恼了。

没事算计算计他。他陪着应酬应酬,不伤筋骨地话,也能忍着。

毕竟是在这个吃人地年代。对方是皇子阿哥,自己要是不想造反的话。就得敬着。

不过,要是算计到他的家人身上,却不是他能容忍的。

龙有逆鳞,兔子急了还咬人。

以牙还牙,以眼还眼,曹的心里已经将这个未来地大将军王给抽打了几鞭子了,面上却是笑着,道:“谢十四爷了,十六爷方才已经去王嫔娘娘处了,约莫着也该出来了!”

同十四阿哥地喜怒形于色相比,曹就是人精子,那感激之心,如出肺腑。

十四阿哥难得献一次殷勤,却是被婉拒了,但是见曹这般姿态,也是不着恼。

他笑着点点头,道:“难为你同小十六好了这些年,也没白当伴读一场。只是虽说你们年岁差不多,到底是辈分有别,也要顾忌着。从大格格那边算起,是亲叔叔呢。”说到这里,想到十六阿哥与曹比别人不同,两人从王嫔娘娘那边算起,是姑表兄弟。

不过,话已经说出口,也是不好改地。

他“咳”了一声,问道:“可是听明白了?就算私下里交好,人前也当避讳,省的落下口舌,被人说是没有尊卑,不敬亲长!”

这却是挺着胸脯,端起长辈的架子了。

曹虽不晓得他为何作态来这一出,但是纳罕归纳罕,面上还是恭恭敬敬、感激不已地应下。

十四阿哥一边说着,一边思量着额娘方才地告诫,这一番话肯定不会是无的放矢。

虽是不忿,但是他也晓得额娘最是疼自己,这番提点指定是为自己个儿好。

想想也是,如今不比过去。

过去他依附八阿哥,并不需要自己主动拉拢人手。

如今却是羽翼渐丰,独立门户之际。

曹家父子得圣心不说,方方面面牵扯地势力也不小,要是能收归己用,却是再好不过。

况且,曹这种人,胸无大志,没有野心,最是好掌控。当年四阿哥与十三阿哥的路过搭救之恩,都使得他感激这许多年,不必嫌疑地出入十三阿哥府。

这样看来,也是有情有义之人。

要是能收服了,也能叫人放心使唤,不用担心他是墙头草。

这样想着,十四阿哥只觉得茅塞顿开。

他的神情越发亲热,伸手拍了拍曹的肩膀道:“你省的就好,那先这么着,爷往部里去。你也不必着急,部里闲人多呢,今儿就不必再巴巴地赶过去。早就听说你骑射好,改日得闲了,咱们爷们打猎吃酒去。你能赢了德特黑,却未必能赢得了爷。”说着,也不待曹说话,已经大踏步地去了。

十四阿哥眼中的**一扫无余,那种势在必得的自信使得曹后背直冒冷汗……)

瞧着那架势,十四阿哥这是将曹当成小白兔了,只当他一提溜,就能毛顺。

看着十四阿哥的背影,曹只觉得脑仁疼。

有的时候,这待见比不待见更让人无语。

这不待见的时候,自己避而远之就成了。这待见的时候,如何应对,却要费思量,既不能太亲近,留下后遗症,被贴上“十四党”的标签;也不能太疏远,惹恼了这位,狗急跳墙。是因为他是草原事件的黑手,才心中记恨曹的?还是因为他是宁春家变地幕后真凶。才对曹始终堤防?

真相,尚未得知。

如今终于能放下身段,隐藏私人好恶,拉拢曹,是不是他已经视储位势在必得?

想着十四阿哥刚才说的最后一句话。曹的心中却生出一种荒谬的念头。

他赢德特黑。已经是六年之前的事,说起来也算是遥远了。

又是这种不打眼地琐事,要是不特意留心地话,谁会记得?

德特黑是出了名的武疯子,这拉人比试射箭。一个月总有两遭。实不算什么。

十四阿哥。当年是德特黑的手下败将,德特黑还特意炫耀过两遭。

他性子憨直,豁达爽朗。虽说十四阿哥是皇子阿哥,但是也没有像别人那样阿谀奉承。

当年。十四阿哥,不会是因他比试赢了德特黑才对他“另眼相待”的吧?

曹正疑惑着,便听到脚步声起,转过身来,却是李氏与初瑜走过来。

十六阿哥并不见,只有其贴身内侍赵丰带着两个小太监,提溜了大包小包,引着李氏婆媳出来。

曹带着几分不安,仔细打量了李氏,见她脸色苍白,心里不由一急,上前道:“母亲,可是觉得不舒坦?”

李氏走到二宫门外,见到儿子,诧异中带着几分欢喜。

听了曹的话,她摇了摇头,道:“儿别担心,我好好地。是十六福晋动了胎气,使太医来瞧了,耽搁了一阵子。十六阿哥顾着那头,说先不出来了,改天再找你说话。”

曹心里松了口气,问道:“十六福晋如何?之前并没有听十六阿哥提过这事儿。”

李氏道:“佛祖保佑,有惊无险,总算没出大事。”

曹点点头,道:“那就好,这回十六阿哥该欢喜了,真是大喜事。”

说到这里,他对侍立在一边地赵丰笑着说道:“一会儿见了十六爷,劳烦你转个好,就说我恭喜他又要当爹了,改日要吃他地酒。”

赵丰躬着身子,道:“奴婢记下了,保准回头一个字不拉的转告主子爷。”

说完这个,他指了指自己手中的半大绸子包:“曹爷,刚才奴婢已经同夫人和格格说过了,这里少不得再说一遭。这个是太后赏下地……”又指了指身后两个小太监手中的:“那包人参是万岁爷赏地,剩下的是我们娘娘与我们福晋主子早就预备下的。别的还好说,太后主子那边,少不得日后还要谢恩。”说到最后,却是低不可闻。他年岁不大,却是宫里的老人,自是晓得什么当说什么不当说。

只是因曹同十六阿哥感情亲厚,这些年待他又像是个人似的,他心里也对曹有几分亲近,才多了一句嘴。

曹点点头,表示记下了。

只是这东西多,他也拿不下,就道:“老赵,我的长随都在园子外,还得劳烦你使人送我一程。”

赵丰见他心里有数,稍稍安心,笑着说道:“瞧曹爷说的,奴婢就是奉命送夫人与格格出园子的。就算曹爷不说,奴婢还敢偷懒,送到一半就掉头么?”

说话间,一行人出了园子。

不远处,曹家的马车与长随都侯着。

郑虎与小满等人,同吴盛正说着话,将曹等人出来了,忙垂了手上前。

“是你送太太与奶奶出来的?”曹看了看吴盛,道:“回程我送太太她们,既是你难得出城一次,就放你一日假,就去园子那头瞧瞧你哥哥去。顺便问问园子拾掇的如何,今年的花木可好?过些日子天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