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生于康熙末年 >

第184部分

重生于康熙末年-第184部分

小说: 重生于康熙末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颙脑子里满团迷雾,将事情发展从头梳理起。杜家独子被绑架,随后绑架消息外泄。衙门里来人……

他看了看庄先生,问道:“先生,近些年一直有人在州收粮,这粮食都哪里去了?咱们派到四处打探地人,现下还没有什么得用的消息回来!”



了摸胡子,面色也显得很沉重,自古以来,与屯粮联多半不是好事。不过如今天下太平。也不像是要乱象将生之时?

*

京城,崇文门内,宁春府邸。

前院正厅通常并不是女眷该待的地方。但是今日,府里的当家少奶奶钮祜禄氏穿着大红的旗装,端坐在厅上。高高地扬着下巴,脸上看不出喜怒。

她冷冷的道:“我没听清,你这奴才,再说一遍!”

在她面前,跪着宁春的心腹长随林丁,哭着叩首道:“奶奶。刑部刚传出消息,咱家老爷与大爷、二爷、三爷都没了!”

钮祜禄氏使劲攥了攥椅子把:“要拟的罪名可是‘畏罪自尽’?”

林丁不仅是宁春地长随,还是宁春地奶兄。宁春生母去得早,与异母弟弟都不亲,家中只有与这个奶兄最好,并不以仆从视之。

林丁只有点头地份了,已经哭着说不出话来。



钮祜禄氏看了看冷冷清清的厅院,嘴角显出一丝苦笑。也是高门显宦,公公与丈夫落得个不清不白的罪名。入狱方三日,这府邸就现出寂寥来。

若不是有她这个当家人压着,公公的填房与姨娘还不知怎么闹呢。如今人没了,都不知能够有几个落泪地。

林丁见钮祜禄氏面无凄色,只有冷意,不禁有些心寒,带着不忿道:“奶奶,就算大爷……大爷有对不住***地方,毕竟与奶奶是结发夫妻。如今人没了……”

钮祜禄氏喃喃道:“是啊,如今人没了?我能如何。我又能如何?”说着,她的声音不由地尖锐起来:“我自然会为他收骸骨,为他料理后事!”

她的眼睛瞪得滚圆,死死地盯着林丁:“他待你向来亲近,如今他没了,你有什么打算?”

林丁听了,脸色多了几分恨色,紧握着拳头道:“爷冤枉,奴才就算拼了这条性命,也要给爷讨个说法!”

钮祜禄氏牵了牵嘴角,毫不留情面地道:“你一个贱籍奴才,能如何讨说法,向谁去讨说法,不过是白白丢了性命罢了!”

林丁使劲地锤地:“难道,爷就白去了不成?”

钮祜禄氏看着林丁道:“你这奴才说的对,既然我是他的结发之妻,自应该为他做什么!冤情不冤情地,我来料理,若是你还念着他待你的情分,那我有件大事要托付于你!”

林丁知道钮祜禄氏与宁春关系不谐,但是因她是女主子,向来也是恭敬,眼下见她如此冷情,丈夫死了眼圈都不红,还要安排自己做其他差事,难道现下还有比给大爷收殓更重要的事吗?

钮祜禄氏性子素来高傲,虽看出林丁的不满,但是却不肖解释,说道:“爷入狱前两晚,如秋在他房里侍候的,若是老天爷开眼,说不定如秋已经有爷的骨肉。既然你已得了消息,想必其他几房也用不了多久了,这个家要散了!到时,你趁着乱送如秋出府,离开京城!若是如秋没有怀上,天南海北,一切随你,‘林丁’明日会暴毙,往后你就是咱们府里放出去的陈六,身份文书我今日已叫人弄妥当了!”说到这里,顿了一顿:“若是天可怜见,让如秋有了爷的骨血,并且顺利产下,那你就将孩子送到山东的曹大爷那里。”

林丁越听越不解:“奶奶,为何不让如秋留在府里?真有了一男半女,奶奶也好有个指望!”

钮祜禄氏听林丁满是关切,心下略微感动,但是面上却不显,只是道:“这事情,总要防备个万一,这样明晃晃地留在京里,若是有个三长两短,那可怎好?”

林丁这几日经历大变,听出钮祜禄氏话中所指,也颇为赞同她地安排,便郑重地给她磕了三个头,算是道别。

果不出钮祜禄氏所料,半天功夫府里的人就都知道刑部的消息,人心惶惶。

宁春继母自打儿媳妇进来,向来是说不上话的,这次却被钮祜禄氏请到堂前。虽然几个管家张罗了,但是下人的孝衣也一时凑不齐,乱糟糟的不成样子。

宁春的继母没了丈夫与两个儿子,脸上蜡黄,眼睛红肿得不成样子。见钮祜禄氏一身红衣地坐在堂上,一时也顾不上指责她。

钮祜禄氏等她落座,方将眼前的账册与钥匙都推到宁春继母身边。

宁春继母对这些并不陌生,因为钮祜禄氏进门前,都是她掌管的。若是换了以往,她定会欣喜莫名,如今儿子都没了,还有什么可争地。

钮祜禄氏见宁春继母几日功夫,头发花白大半,眼下神情木木的,对账册与钥匙瞧都不瞧,心中叹了口气,低声唤道:“额娘!”

她进门两年多,还是第一次这样称呼这位她素来瞧不起地继婆婆。宁春继母很是意外,还以为听错了,转过头来看着钮祜禄氏。

钮祜禄氏用手指了指院子里的仆从婢女,道:“额娘,如今已经这样了,想走的就打发了吧!媳妇已经打发到刑部大牢接公公他们的尸身回来!”

宁春继母泪流满面的点点头,叫人取了家人名册,除了几房向来忠心的,不愿意这个时间走的,其他的人哭了一场,交了赎身银子,拿了身契走了。

钮祜禄氏叫了两个留下的家仆,在东院的空地上,将“殉主”自尽的忠仆林丁给火殓。

宁春与其父亲兄弟的尸身当晚从户部大牢领回,停灵在前院正堂。

次日一早,待宁春继母得了消息,赶到灵堂,宁春尸身旁边,身那个穿着红色旗装的女子,已经去了多时了!

第六卷 清平乐 第二百一十五章 烧锅

州,道台衙门,书房。

真是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去岁民间余粮,是被山东仓收进的。不止是州地区,就是周边几个州府,民间粮食也不多,亦是山东仓收入。布政衙门并没有出多少收购银钱,有点提前纳粮之意。

“怎么会这样?”曹颙得到这个消息,有些想不通:“虽不知详细数目,但是单单州的大致粮食数,就已经是不老少!既然这些新粮入仓,那山东仓里历年的陈粮呢?”

庄先生微微皱眉,一时也想不通源由,原本想着不是民间蓄粮就好,但是这里明显还有其他的猫腻,是大家摸不透的。

曹颙与庄先生还在琢磨官仓那些“陈粮”的去向,这其中的道道,多多少少也能够猜出几分,想必是贱卖了,银子由大小官员瓜分了。因去年北方大旱,他们怕朝廷怕动用官仓的粮食,就临时四处收进。让人无法确定的是,既然去年已经收粮平仓,那杜家这出戏是不是就与他们没干系了?

这时,就听曹方在外求见。他是小满之父,现下是这边的管家,平日很少到前衙来。

曹颙扬声道:“进来吧!”

曹方先是给曹颙与庄先生见礼,随后方道:“大爷,日照王鲁生打发人来送信,直接找到小的,说是要面呈大爷的!”

“日照王鲁生!”曹颙记得这人,北方第一养珠大户的当家人。受到珍珠会拖累差点丧命扬州地那个中年汉子

庄先生并不知当年之事,见曹颙有要随口应下之意。忙劝道:“孚若稍安勿燥,还是叫人仔细盘问盘,问清楚再说!”

曹颙略一沉吟,问曹方道:“来送信的是什么人,可有表明身份地凭证?”其实。他心里已经信了八分,因为当年救人之事也算机密,这样问话,只是为了安抚庄先生。

王鲁生既然能够成为当家人,自然不会是傻瓜,扬州这些个阵势,牵扯进去那些人,就算当时想不到。过后也能够思量出点什么。为了保住性命,他应不会肆意宣扬此事。

曹方道:“回大爷话,正是王鲁生身边的那个忠心小厮,如今已经成了王家义子!”

曹颙点点头,对王鲁生这个山东汉子的好感又多了几分。知恩图报。没有为了所谓的“免除后患”杀了那小厮灭口,是个有担当的男人。

曹颙摆摆手,说:“既然要面呈地,就带他过来见我!”说到这里,顿了顿:“既然他没直接从前衙求见,想必有所顾虑,那你就带他从内堂过来!”

曹方应声下去,曹颙将王鲁生之事简单对庄先生说了。其中,只提了珍珠方子与绑架援手之事。隐下李家的参合与望凤庄的交锋。

不是有意偏帮李家,只是曹颙自认现下所作所为,没有什么阴私之处,就算庄先生都报了康熙老爷子。他也坦坦荡荡。当初扬州之事。却不尽然,虽然李家无耻算计在前。毕竟还要顾忌到李氏,就算懒得维护李家,他亦不愿意在这个时候落井下石。

这还不到两年,当初那个毛头小厮就成了个壮小伙子,身量比曹颙还高些,进门来看到曹颙,立时跪倒,满脸的感激,待见到屋子里还有旁人,便道:“小人郭全有见过大人!”说着,从怀里掏出一封信来,双手奉上:“这是义父命小人面呈给大人的!”

曹颙一边叫起,一边示意曹方接信。

待拆了信,曹颙略略看过,而后方对侍立在旁的郭全有道:“你们东家……你义父可还有其他话?”

郭全有回道:“义父自打听说大人要来经营州,便早晚盼着,原想亲自过来给大人请安的,但是因亲戚族人的缘故,不好冒然过来,怕给大人这边添麻烦。义父说了,但凡大人有需要用他地地方,只要给个信儿,他定竭尽全力!”

曹颙点点头,打发曹方带他下去安置。

王鲁生的信,前半拉看着只是闲话家常,东一句、西一句的,笔迹歪歪扭扭不说,也没有什么头绪。上一句是“鲁有好酒,定当与恩公饮”,下一句就是什么“山东锅烧,不亚山西,想必恩公在直隶也喝过”,再有就是“不知恩公酒量怎样,与蒙古汉子相比又如何”,这翻来覆去,说得尽是这些宴请喝酒之事。

第二页却只有两句话:“恩公,老七啰嗦了,俺只想叫恩公心里有个警醒,这山东烧锅不能碰,粮食也是,恩公要仔细留心,莫要被牵连进去!切记!切记!”

烧锅,酿酒的作坊。看了第二页再回头看前面,曹颙就晓得王鲁生为何告诫自己山东烧锅不能碰了。

因酿酒损耗粮食,满清入关后,一直有禁令。康熙朝,则是在直隶、山海关、盛京有酒禁。直隶是京畿,又是屯兵之地,粮食储备至关重要。除了有官府许可的烧锅庄子,其他私开烧锅地一经发现,都要严惩。

直隶既然有酒令,那到山东来酿酒也说得过去了,至于销售蒙古,除了皇商外,民间走私又怎么有这些大的需求?

之前思而不得的答案出来了。

*

京城,崇文门内,十三阿哥府。

十三阿哥坐在廊下的木台子上,望着园子里的牡丹丛发呆。身边传来熟悉的脚步声,就算不用回头,他也知道是福晋兆佳氏来了。

十三阿哥没有回头,懒洋洋地问道:“四哥那边的贺礼都准备齐当了?”

兆佳氏一边回话,一边侧身在十三阿哥身边坐下:“嗯,特意去咱们府库选的,几样精致的首饰与几匹大红五彩富贵长春妆缎地料子。这离二格

还有半年,大婚的礼咱们随后再准备也来得及!”说不住稍稍抱怨道:“只是二格格才授了个郡君,虽然是侧福晋所出。但较其他几个王府地格格想比,封号有些低了!”

昨日,康熙下旨,授皇四子和硕雍亲王胤禛侧福晋李氏所出的二格格为郡君,指婚给纳喇星德。十三阿哥与兆佳氏现下准备地。就是给二格格地受封贺礼。

二格格虽是次女,但是因雍亲王长女早夭,她算是实际的长女,又比弟弟们大,这门亲事是雍亲王府地头一遭婚嫁喜事。

十三阿哥听了兆佳氏的抱怨,笑笑说:“都是一样的皇孙女,皇阿玛心中有数。这不是离婚期还有半年吗?他老人家说不定正等着四哥的反应,看着向来不争的四哥会不会为爱女求个晋封。若是四哥去了。郡君就变成郡主;若是四哥没去,这郡君也会变成郡主。”

兆佳氏见他心情似乎好些,虽然隐隐明白些缘故,但是为了故意引他多说话,还是做出不解的模样:“那岂不是不管四哥去不是。二格格这个郡主的封还是跑不了吗?既然如此,皇阿玛何必这般费事?虽说郡君与郡主只差一等,但是嫁妆物什的备份却有所不同,总归是有些不方便!”

十三阿哥没有回答兆佳氏地话,只是叹了口气,摇了摇头,道:“皇阿玛老了!”

兆佳氏见他如此,不知怎么接话才能使他宽怀,唯有默默坐了。

十三阿哥转头问兆佳氏道:“昨日听弘昌额娘抱怨。说是下季的新衣裳除了几个小的没变动,各院连主子带下人都减了多半,这是府里银钱不够使了?”

因十三阿哥素日不喜欢问这些琐事,对账面上也知晓得不大清楚。

兆佳氏没想到他会问起这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