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生于康熙末年 >

第1169部分

重生于康熙末年-第1169部分

小说: 重生于康熙末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颙这般安排,并非大公无私。 
 
蒋坚是他心腹幕僚,他自不会隐瞒:“是我之前想左了,面面俱到就是面面前不到……。六部里,即便清闲如礼部,两堂尚书也是明着宽和大度,暗地里寸土不让:户部权势更重、职责更大,如何能免俗?张大人手握户、吏两部大权,自是不屑也无需与我相争;我即便不是有意,可政务之中,难免有与张大人有异之处。 
 
皇上是务实之君,只要我立身正,得罪人又如何?有的时候,得罪人不是罪过,人缘太好方才是不是……”说到最后,带了苦笑。 
 
蒋娑晓得他说是李卫之事,犹豫了一下道:“大人,二爷那边,是不是再寻两个稳重舟师爷,过去帮衬一下……。” 
 
曹颇摇摇头,道:“不用,皇上喜欢真性情的人,小二也过而立之年,不当是我的应声虫“……兄弟齐心、其利断金,那一套,并不适合在官场上摆出和…” 
 
他并没有深说,可蒋坚想想,也就明白了。 
 
曹家堂兄弟几个,最小的已经到知府任上,要是拧成一股绳,即便并非不可撼动,可势力也不小。 
 
若是长房与二房分开说,就不碍了。 
 
长房虽显赫,可人丁单薄;二房出仕的兄弟多,可自身底气不足…… 
 
昨晚卡文卡的销魂,不知怎么让小曹不娘地反省,结果小九反省了半夜,熬到凌晨三点半才出来哟字,还好,一觉起来,脑子清明了,小曹又黑了,嘎嘎。
第一千三十百五十章 他人之鉴
曹颙的折子,当日便使人送往圆明园。
到了落衙的时候。左成同曹颙打了声招呼,并没有与之同行;而是去工部衙署外,等了哥哥左住,兄弟两个骑马缀在曹颙的官轿后,直到过了西华门,才催马近前,随侍而行。
蒋坚见小哥们上来,并骑与之闲谈。
他想起曹颙拟的那份折子,已经初步定下去湖广的人选,眼神就在左成身上停了停。
左成若有察觉,促狭道:“才同我分开一刻钟,先生就想我了不成?”
蒋坚抚了抚胡子,道:“是想起柏二爷小时候……过的真快,这一转眼,柏二爷也要当爹了……”
听了他的话,左住的目光也落到弟弟身上,眼里都是骄傲。
虽说他记事时,左成的身体已经调理了好些,可依旧比不上府里其它孩子,隔三差五就要小病一场,药汤子不断。
眼见他现下健健康康地长大,还能在义父身边做事尽孝,为义父分忧,左住很为这个弟弟高兴;加上宁家这一房,嫡系血脉只剩兄弟二人,眼见有了后嗣血脉,左住只有欢喜的。
左成“嘿嘿”笑了两声,小声道:“先生竟糊弄我……瞧着先生瞧我的眼神就不对,说不定再想什么坏事,肯定不是因这个……”
疏不间亲,曹颙还没开口,蒋坚自然不会多嘴,岔开话道:“老夫人既到京,大人这边是不是也要准备乔迁?”
左成看出他避而不谈,心下诧异,面上不动声色道:“义父早选好了日子,本月二十六日是吉日,宜动迁……”
说说聊聊,一行人到了曹府胡同。
蒋坚隔着轿帘同曹颙打了声招呼,带了小厮回后街自家院子去了。
左住、左成兄弟两个下马,一个压轿杆,一个掀轿帘,服侍曹颙出来。
曹颙下了轿子,看着兄弟两个恭恭敬敬要上前搀扶的模样,不由摆摆手,笑道:“做什么怪?我又不是七老八十,何须至此?”
左成退到哥哥身后,含笑不语;左住却依旧上前,搀了曹颙的胳膊,正经八百道:“入夏以后,义父可是清减的厉害……陈太医早就交代过,不许义父太费神劳累。老太太不在。义父就不听医嘱……”
话中,带了浓浓的嗔怪之意。
曹颙横了他一眼,道:“做了家主,胆子倒是越来越大,你们老宅也收拾的差不多,那边可使人催了?”
左住点点头道:“催了两遭,被儿子挡回去了……儿子的意思,还是想着按原计划,等弟妹生产后再动迁……”
曹颙点点头,道:“衙门里面,你同永亮关系如何?”
左住想了想,道:“四叔对儿子颇为照看……”
永亮也是个有心气的,被嗣母驱逐后,并没有回归本家,而是租赁一处小四合院,自己单过起来。
一双儿女,他并没有带在身边,而是跪求了宁老太太,暂时留在宁府,由宁老太太看顾。打小侍候他的几个下人,他也就留了一个小厮一个粗实婆子,剩下都留给一双儿女。
宁老太太虽恨极永亮,可康哥儿是她看大的,大姐儿又是落地就没了娘,委实可怜。
永亮那边,又有个大肚子外室不知何时进门,宁老太太也不放心将两个孩子交给永亮。
永亮之母曾上小四合院叫儿子回家,还让他早日娶自己外甥女过门。
结果永亮只肯承认表妹是外室,不答应娶为妻;永亮之母气个半死,可也拿永亮没法子,便直接雇了轿子,将大肚子的外甥女抬到小四合院。
这个姨表妹,本是图高门大户的富贵,才在姨母的撺掇下放下身段勾引表哥,没想到表哥却被撵回本房,名下连一亩田产都没有,连这栖身之所也是租的。
她悔之不已,却又无可奈何,只好压下满心不满,重新拉拢永亮。
永亮恨自己的同时,也没了怜香惜玉的心思,直言自己要为发妻义守三年。表妹这里,若是愿意留,他也能供一碗饭;若是不愿留,待生下孩子后,可以有他发嫁。
姨表妹见他如此绝情,少不得再次搬出永亮之母。
姨表妹在心存不甘时,也是有了其它心思,谁不想吃香喝辣。可表哥即便挂着工部差事,可俸银有限,家无恒产,她这般年轻,又有几分姿色,实不愿跟着苦熬。
永亮之母却不信永亮精穷,这些年来只永亮手指缝里漏出来的,都使得他们这一房买田置产,呼奴使婢。
毕竟做了十多年家主,要说全无私房,那谁信?
就算银钱真的不多,只永亮名下的衣服饰品、古董字画,也是价值不菲。
于是,永亮悲剧了。
她的生母,理直气壮地来为外甥女出头,要分儿子一半身家。
按照她的说法,即是他不待见,就不留着自己的外甥女在这里讨他嫌,可毕竟有了他的骨肉。即便生下孩子,再走一步,就凭清白不在,哪里还能寻到正经人家。
顾念夫妻之义也好,还是想着骨肉之情也好,永亮还是当给表妹预备一份嫁妆……
听说闹得很热闹,永亮这边只肯给一百两银子,远达不到永亮之母的所求。
永亮之母不忿,差点要去衙门闹,最终被永亮之父拦下。
永亮之母不甘,可永亮又闭门不见,她便放出话去,要用“忤逆不孝”的罪名收拾永亮。
有两个族人,不知是出于同情,还是出于想笑话,到永亮跟前传话。
永亮什么话也没说,只是取出两张文书拿给两位同族看。
一张是当年永亮过继时,永亮父母按过手印的契书,上面书着自家四子,家贫难养,情愿将四子过继他房,从此父子、母子再不相干。还标明了宁老太太付给两口子的一笔恩养费,算是不让他们夫妻两个白养儿子一场。契约书最后一条,注明永亮与他们夫妇再不相干、生死不问的字眼。

看得那两个族人眼睛直发愣。
这哪里是过继文书,这明明是卖子文书。
另外一张,是九门都统衙门提供的另户证明。
永亮在宁老太太这房名下另户,独立成支,做了旁支族人。
两人面面相觑,不明白为何当年永亮父母对永亮纠缠不休时宁老太太不拿出那张文书,也不明白在年前分产时对永亮,恨之入骨的宁老太太,怎么又答应永亮依附嫡支开户。
不过,他们明白的是,永亮生母不管再怎么闹腾,也压不住永亮……
永亮虽不是什么大人物,但是因干系到左住、左成兄弟。曹颙也就使人留心,对于数月来永亮那边发生的事情也算知晓。
现下提及永亮,曹颙便放缓脚步,道:“发妻死别、养母义绝、生母成仇,你们兄弟两个说说看,为何永亮会落到这个地步?”
左住听了,望向弟弟,见他没有开口的意思,犹豫了一下道:“四叔并无大恶,只是先前性子太过优柔寡断,有些拎不清……”
曹颙不置可否,望向左成。
左成脸上带了讥笑道:“还能为什么,不过是一个‘贪’字。即便他再感念生父生母恩情,也不是无知稚子,难道就全无私心,只因为孝顺,就想方设法地敛财给生父生母置产?不过是因哥哥与我归宗。他始终悬着心,才想要做两手准备。脚踏两只船,就两只船都踏不稳,才落到河里……要说无辜,枉送了性命的四太太才无辜,失母的稚子稚女才无辜……”
左住听了皱眉道:“二弟,四叔毕竟是长辈,现下处境又艰难,你何苦再说风凉话……”
左成咬牙道:“难道他成了嫡支另户人,哥哥就当他是亲人尊长?他既想要分户,挂在谁家名下不好,为何要挂在我家名下?哥哥不要说,他只是因舍不得他们家老太太……”
左住摇头道:“我不是说这个……只是……只是他已至此,若是二弟七情上脸,旁人不会说他心机深,只会说咱们凉薄、势利……”
见兄长一味做好人,左成心火更胜,道:“难道为了让人夸,我就要四处认亲戚……”
左住还要再说,就听曹颙冷声道:“你们兄弟两个倒是出息,这才离开府里多久,就开始学会言语上论长短,什么时候上演全武行?”
他需要操心的事情太多,因双生子已经成家立业,他管束的就少些,没想到向来和睦的兄弟两个争执到他跟前。
见他恼了,左住、左成两个都收声。
左住涨红着脸,道:“义父,是儿子的不是。二弟只是担心儿子,怕儿子心软面嫩,被章佳氏族人糊弄了,才屡屡提醒儿子……”
左成也跟着说道:“是儿子不该,明知道大哥性子温和厚道,还逼着他在人前撂脸……”
这会儿功夫,兄弟两个倒是手足情深,都将错处敛到自己身上,怕义父怪罪对方。
曹颙见状,稍松了口气,面上依黑着,对左住道:“你既晓得你二弟是好心,为何不听规劝?”
左住摸了摸后脑勺,讪讪说道:“义父早年曾教导过,即便是生死仇人,能不撕破脸就不撕破脸……虽说章佳氏族人同我们并不亲近,可在世人看来,却是难以割断的族人血亲……不过应酬几个长辈,听几句絮叨,说几句好听话,面子情有了,又不吃亏……”
曹颙听了,心下暗赞。
到底是自己教导出来的孩子,不免面上显得多忠厚老实,骨子里也是不肯吃亏的。
他瞥了眼因左住这一席话愣在一边的左成,接着问左住道:“既是你心里有了成算,同你弟弟直说就是,何苦兄弟两个生了争执……”
左住低下头,道:“二弟向来不喜这些人情送往……”
*
对双胞胎真的很有爱啊,怎么就长这么大了。
曹府四子中,最亲近曹颙的是恒生,最崇拜曹颙的则是左成。。
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修身齐家
梧桐苑,上房。 

看着马氏眉头遮不住的愁绪,初瑜挥挥手,将丫鬟婆子打发出去。 

因这边有家宴,马氏午饭后便过来,在李氏房里陪着摸了半响叶子牌。后来,初瑜见她面带愁苦,便寻了个由子,带马氏过来说体己话。 

“是在担心宁府老太太那边,还是为了旁的?”初瑜问道。 

在她心里,左住,左成兄弟虽赶不上天佑恒生两个,可也是当成自己孩子一般,自然是喜欢孩子们和和美美。 

马氏低下头,道:“媳妇有些担心······仙侠家里才多少人口,去了老宅,一大家子人······” 

初瑜拉着她的手,道:“你是长媳又是长嫂,需要操心的是多些······可也不必太小心,拿不定主意的就问松哥儿,他拿不定主意的,自会找你小叔商议。若是他们兄弟两个都难为的,后边还有我们这些长辈······不管事松哥儿兄弟两个,还是你们小妯娌两个,也是娇养大的,不用学做那小媳妇受气包,有什么委屈忍者什么的······” 

马氏点点头,愁绪却难消散。 

初瑜心里叹了一口气,她笑得马氏的难处。 

马氏是前年冬天过门,中间过了两个年,徐算的话已经是进门三年,至今无孕,同当年的自己一般无二。 

他们没几个月就要搬入宁家老宅,要应对的是个看似敦厚的宁老太太,还是随之而来的各色族人烟亲,若是不能夫妻齐心,保不齐就被钻了篓子。 

马氏不仅是他们夫妻的义子媳妇,还是世交之女,真要小两口起了嫌隙,那两家长辈都要跟着操心。 

可没有孩子,马氏就没有底气,长久下去,迟早要出纰漏。 

想到这里,初瑜站起身来,打开抗拒抽屉,从里面拿出一只绸布包。 

她打开绸布包,里面是个巴掌大的小册子,推到马氏跟前,道:“虽说你不开口,可是我晓得,你的心病还是孩子。心病还须新药医,我也是女子,晓得你的难处,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