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一品 >

第288部分

大唐一品-第288部分

小说: 大唐一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像今日这般的情况更是很少了。言语之中虽然没有指责崔仁师,没有指责太子的懦弱,看是在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不是针对崔仁师,但是言下之意,却是在力挺大皇子荆王卢承嗣的。

“难道,这个韦挺已经投靠了荆王不成?”众人心中暗自警惕起来,一想到荆王的身世,乃是阴氏之女,地地道道的关陇世家,这种人支持卢承嗣也是有可能的。韦挺可不是一个人,自从入了宣德殿之后,就成了关陇世家之首,相反,长孙无忌虽然也是关陇世家的一员,后宫之中,长孙无忌甚是得宠,但是到底是当年将关陇世家得罪狠了,如今在关陇世家中,并不待见。韦挺一旦支持荆王,这是不是再说关陇世家也在支持荆王呢?

“辅机,你怎么看?”卢照辞心中一阵恼火,本来是一件小事,没想到到了这里,居然就变成了大事了。处置俘虏,难道真的有这么重要不成?卢照辞对眼前的众人的心思感到怀疑。

“圣明无过于陛下,只要此事有利于朝廷就行。”长孙无忌想了想,还是恭恭敬敬的说道。

“狡猾!”崔仁师冷冷地看了一眼,对面的胖子一眼,心中暗自怒骂了一声。但是很快,大殿内又响起了几个声音,顿时将崔仁师打入冰洞之中。

“臣附议!”

“臣也附议!”

“臣也附议!”

“臣也附议!”

却见岑文本、房玄龄、杜如晦、魏征四人也出言说道。神情极为恭敬,脑袋低着,也看不清楚,脸上的一丝表情。

“本来是一件小事办起来却是如此的麻烦,诸位见识广博,能入宣德殿的人,都是人臣中的翘楚,怎么办起事来,连两个小孩都不如。”卢照辞叹了口气道:“还是辅机所言甚是,尔等入宣德殿,一举一动,都要从帝国的利益出发,什么事情对帝国有利,就采用什么样的方法。不能因为个人的恩怨而倦怠了国事。想象越王,一个小小年纪,居然知道对方战败了,就要罚他们做事。想象蜀王,既然战败了,那就要赔款,难道国家的损失就白损失了吗?好战必亡?哼哼,若是这样打下去,牺牲的都是帝国的利益,自然是越打越穷,因为帝国没有从战争中获取好处,只看到太仓中得粮食被不断的运往前线,只看到户部的银钱,不断的犒赏给那些将士们,却没有想到,如何让对方偿付这一切,如何将这些东西转嫁给其他人,转嫁给战争的失败一方。让对方支付我们的耗损,只有这样,战争才能为朝廷带来利益,为帝国百姓带来好处,才会不断的扩充疆土,形成良性循环。”

“臣等明白了。”众臣闻言心中一动,脸上各自显示出不同的神色来,那魏征正待张口说话,却是不知道说什么,只得低下了脑袋,跟着众大臣说道。

卢照辞叹了口气,虽然自己的这些理论,众大臣并不怎么认同,儒家的以德报怨的思想已经深深的影响着这些人,若非自己是皇帝,若是是哪个朝臣提出这种方略来,恐怕早就被御史言官们的口水给淹没了。但是卢照辞却要将这种思想深入到帝国的上下,只有这样,才能维持汉家民族心中的血性,才能不断的激发以后的历代君主不做守成之君,让能让那些渴望开疆扩土的君王们,不会因为大规模发生战争而使得帝国陷入动荡状态,才使的后世君王不会出现杨广那样的傻蛋。更是不会后世清朝那般不胜却胜,不败却败的尴尬局面。

“这件事就这么着吧!派人去草原去见颉利,让他赎回这十万大军吧!想必这个时候,他还是迫切需要这些人回去的,朕秉着圣人的宽恕之道,对他以往的事情既往不咎,但是这些人留在我大唐,要吃掉许多粮食,对我大唐是个负担,这种负担不应该是由我大唐来承担,而是让颉利来付款,还有,这次大唐的损失,也让他象征性的给点吧!不多,一千万钱。”卢照辞神情极为轻松,却是让宣德殿内的七位辅政大臣听的心惊胆战,一起为颉利默哀。

东宫之争 第二百四十八回 使臣人选

第二百四十八回  使臣人选

一千万钱是个什么概念。宣德殿内的众人都是主管朝廷之事的,对于这场战争到底是耗费了多少银钱心中都是有数的,但是绝对是没有这么多的。更为重要的是,这里面仅仅是卢照辞所说的战争赔款问题,至于那些赎回近十万大军的银钱并没有算入其中,若是算入其中,那必定是一个相当庞大的数字。可是这颉利会答应吗?

“陛下,就算我们提出了这么多的银钱,可是那颉利会答应吗?”房玄龄抬起头来,紧张的望着卢照辞,显然他也是被这宗巨大的买卖给惊呆了。

“玄龄,你没有买过菜吧!”卢照辞笑呵呵的说道。众大臣脸上露出一丝异样来,这些人或是出身世家,或是出身官宦,再不济也是出身书香门第,除掉温读诗书,或者是走亲访友,曾几何时,去街上与那些铜臭之人交谈过,更不用说去做那些粗鄙之事了。买菜?是个什么玩意。

“菜农买菜的时候,都是凭空喊价。能赚多少就是多少。这些银钱是多了一点,至于掏了多少,那就看使者的本事了。凭空喊价,坐地还价吗?朕倒是想看看颉利可是一个合格的生意人。”卢照辞笑呵呵的说道。

“陛下所言甚是,此战之后,颉利的军队损失了不少,恐怕是镇压不住草原上的那些野心家了,突利和契苾何力是不会放弃这个机会的,这就是我们的机会。恐怕颉利明知道陛下的妙计,但是也是没有什么办法的。主动权掌握在我大唐的手中。”长孙无忌脸上露出一丝奸诈之色来。其余众人也都默默的点了点头。虽然此举有点有失大国的风范,但是一想到,一笔巨额金钱即将落入国库之中,众人还是怦然心动的。

“不知道陛下准备以何人为使?”崔仁师双目中光芒一闪,显然是有了意动,这个时候出使突厥可不同于以往,这个时候大唐占据了上风,以上国的威仪来对付颉利,不但风光,更为重要的是,一旦办成了此事,可是大功劳一件。就算自己不能前去,也能让自己的亲信走一遭。

“陛下,臣愿意亲自走一遭突厥。”韦挺看的分明,当下赶紧越众而出,拱手道。他也是聪明之人,自然能一眼看出这其中的机会来。只要自己办成了此事,不但自己在大唐名声有所提高。更为重要的是,在宣德殿中,自己说话的分量也会高了不少。而后者才是最重要的。也许出使突厥有点危险,但是相比较而言,这种危险根本是微乎其微,有十万突厥士兵在手,颉利能将自己怎么样呢?这种机会,韦挺是不可能放过的。

卢照辞闻言,在大殿内众人脸上扫了一眼,却是摇了摇头,这些人都是治国之能臣,但是若是论谈判的话,这种差事却不是这些人能够做好的。谈判这活,说的彻底点,就是要死缠烂打,进中有退,退中有进,首先要的就是脸皮厚,心中不能有丝毫的不好意思。这些读书人中能有这样的人物吗?有,但是很少,最起码眼前的这几个重臣是在其中的。但是这里面的活只能是只可以意会。而不能言传。

“颉利虽然能统一草原,但是如今我们才是战胜国,对方是有求于我等。你们都是国之宰辅,身着朱紫,腰带紫金鱼,颉利这种人物也岂能让尔等降下身份,去草原的。”卢照辞笑呵呵的说道:“朕倒是有一个人选。”

“还请陛下示下。”岑文本等人相互望了一眼,脸上露出一丝好奇之色来。他们可没有想到,满朝之中,还有真有一个合适的人选?

“窦义如何?长安城内有名的大商人窦义,你们看怎么样?”卢照辞笑呵呵的说道。

“窦义?”众人面面相觑,显然是没有想到卢照辞会提出这么一个人选来。窦义的名字众人也是偶尔从下人哪里听过的,长安城内有名的大商人,但是也仅仅是个商人,根本是上不了台面的。与众人更是有着天上地下的区别的,平日里根本就不被放在眼中,就这样的人物居然也能参与,甚至可以说是决定这种大事的?众人心中不由的涌起一阵异样来。

“陛下,这个窦义只是一个市井商人而已。虽然有些能耐,恐怕还不足以参与朝廷中的大事吧!”这个时候,岑文本说话了。虽然他对卢照辞很是忠心,但是有些事情他还是要坚持的,他可以支持寒族士子官员们进入朝堂,参与朝政,但是商人就是商人,他不是读书人,岑文本是个智者,但是仍然是有着时代的局限性的。鄙薄商人的一切,也许他会重视商人的作用。但是却不会允许商人与他平起平坐,成为朝廷中的一员。

“陛下,臣以为首辅大人所言甚是,那窦义虽然有点能耐,但是到底只是一个市井之人,如何能做朝廷重臣。”这个时候,众大臣都相互望了一眼,就算平日里有什么龌龊来,但是此刻都团结在一起,坚决抵制窦义入朝为官。这也怪不得众臣,想要入朝为官,有没有名声不说,最起码是要个读书人,现在朝廷之中,一方面乃是科举考试,这方面隐隐约约已经成为朝廷录取官员的主要途径,剩下的一条道路就是举荐,由朝廷重臣举荐,也可以入朝廷做官,还有一条捷径,那就是参军,立下军功,也可以入朝为官。诸如程咬金、尉迟恭等人都是如此。这些都是与窦义没有关系的,甚至可以说与商人没有关系的。

“哎!”卢照辞轻轻的叹了一口气,虽然有些失望,但是他还是很理解的,所谓入乡随俗,在这个时代,官场之上,自然是有官场上规矩的,一个商人入官场,几乎是一见不可能的事情,商人都是奸猾之徒。这是历朝历代传下的名言,对商人收以重税,几乎是历朝历代的皇室都在做的事情,就诸如那历史上的明君李世民,虽然明知道商人的用途,也知道他的重要性,但是仍然歧视商人。再看看那窦义,家有资产万贯,但是见到一个小小的令署官员,都得小心翼翼,还得借卢照辞的威风来对付这个小吏,由此可见,商人在这个朝代的地位是何等的低下。

“若是朕强行下旨呢?”卢照辞冷哼道。大殿内气氛陡然压抑起来,卢照辞到底是征战十数年,也不知道是杀了多少人,杀气凝若实质,在大殿的众大臣虽然身份尊贵,举手抬足之间,自有威仪,但是面对卢照辞,首先心态上就不敢与之相抗衡,气势上就已经失败了,只见众大人额头上尽是冷汗。

“臣请封驳。”韦挺扫了众人一眼,忽然咬了咬牙齿说道。

卢照辞嘴唇一动,面有阴冷之色。大唐官制分为三省六部制,虽然如今仍然是七大辅政大臣,但是明面还是分为尚书、门下、中书三省,其中中书省负责定旨出命,长官中书令二人,门下省掌封驳审议,长官侍中二人,中书、门下通过的诏敕,经皇帝裁定交尚书省贯彻。尚书省职责为执行,长官尚书令一人,副长官左、右仆射各一人。在七个辅政大臣之中,岑文本、崔仁师为左右仆射,中书令为房玄龄、杜如晦。魏征为谏议大夫,长孙无忌乃是虚衔,韦挺为侍中兼刑部尚书,陈叔达并不在这里,所以这个封驳圣旨的话,也只有韦挺能说的出来。

“陛下,臣以为此事还需要从长计议的好。”房玄龄扫了一眼阴晴不定的卢照辞,脸上微微露出担心之色,但还是张口说道。

“玄龄,若是朕不同意的话,你是不是也要违逆朕的圣旨了?”卢照辞的声音在大殿内响了起来,声音冰冷而无情,众人心中更是紧张了,面色却是更变了。跟随明主有的时候也不见得是一件好事,尤其这位皇帝还是开国的皇帝,气场之强,压的众大臣都喘不过气来。房玄龄这个时候也是不知道如何是好。

“陛下,让商人入朝为官,自古以来都是没有这种事情来,商人逐利乃是天性,这种人若是入朝为官,多是奸诈小人,臣以为此事当从长计议。”房玄龄想了想还是说道。

“好,好。”卢照辞笑呵呵的说道:“那诸位,你们给朕找一个厉害的角色来,要达成朕的愿望,不但不能使我大唐吃亏,还要狠狠的消弱颉利的实力,既然你们不同意窦义,那你们就找一个人出来,嘿嘿,要是达不到这个目标,别怪朕认为那人有辱国体,出卖我大唐的利益了,到时候,可不是仅仅一个杀头那么简单了。”

“这个?”众人闻言猛然一惊,这个时候,他们才想起眼前的这个帝王可不是好惹的人物。

“陛下,臣以为,若派人一人为正使,一人为副使,前往突厥牙帐。”岑文本猛的出言道:“臣举荐义士窦义为副使。”

“那正使呢?”卢照辞神情微微松了松。

“陛下,凉王殿下如何?”长孙无忌猛的出言道。

东宫之争 第二百四十九回 西域,西域

第二百四十九回  西域,西域

“凉王身份尊贵。岂能为使,若是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