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一品 >

第285部分

大唐一品-第285部分

小说: 大唐一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魑渫醮刑煜隆薄U饫锩嬗懈觥拔洹弊郑训勒飧觥拔洹敝傅木褪抢荻级轿涫繌β穑柯嘣埔幌氲秸饫铮嫔偈币槐洹

“回陛下的话,武士彟在利州倒也还算是恪尽职守,勤于王事,臣的锦衣卫并没有发现他有什么特殊的地方。此人有五个儿女,长子武元庆,次子武元爽均为武士彟原配相里氏,还有三个女儿均为续配杨夫人所生。家庭倒也是很和睦。”卢青云虽然心中有所怀疑,但是也不得将记忆中关于武士彟的消息说了出来。

“武士彟可是有个女儿叫武媚娘的?”卢照辞轻轻的问道。

“有。他的第二个女儿就叫做媚娘,小名儿二囡,生于贞观二年。”卢青云赶紧说道。此刻他心中更是感到惊讶了,陛下是怎么知道这个武士彟的二女儿叫做武媚娘的。难道陛下早就注意到了?这不对啊,看陛下的神情,显然是因为这谶语之说,才想到此人的,难道这个谶语是应在这个女儿身上不成?

“女主武王而代天下。”

卢青云摇了摇头,这天下哪里有什么女的当皇帝的?自从盘古开天辟地以来,就没有这种说法的,女的也能当皇帝,那不就是牝鸡司晨了吗?恐怕打死卢青云也不会想到,在原来的历史时空之中,唐三代以后,确实是有女主武王而代天下的说法。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女皇帝武则天,就是不懂得历史的人也是知道这个人物的,确实是开天辟地以来,前所未有而出现的人物。以一人之身服侍两代君王,最后君临天下,统治天下十五年之久,自古以来就没有的事情,就是出在这个如今不过四岁的小孩子的身上。

“日月悬空,普照大地。”卢青云跪在地上,耳中却听着卢照辞轻轻的说道,心中更是惊骇无比,曾几何时,卢照辞如此犹豫过的。

“陛下,那武士彟当怎么办?要不,让卢恩出手?”卢青云跪在地上,小心翼翼的说道。

“让他出手干什么?”卢照辞皱了皱眉头,道:“他是朝廷命官,曾经是武德朝的正三品工部尚书,身着朱紫之人,杀了他,你让朕如何面对那些御史言官们?更何况,他忠于职守,勤于王事。”

“是,是,臣知罪。”卢青云面色一变,赶紧说道。

“一个小小的武氏,又有何担心的。”卢照辞摇了摇头,道:“眼下最重要的是将李淳风抓住,此人一日不除,就会到处兴风作浪,楼观派虽然主要人物都被杀了,但是他在民间的影响还是很大的,不可忽视了。”

“臣就去办!一定要抓获李淳风。”卢青云咬牙切齿的说道。

“太子最近如何?”卢照辞忽然问道。

“这个,听说太子认真读书,深受南书房博士们的喜欢。”卢青云仿佛又想到什么似的说道:“不过南书房最近又增加了一名伴读,正是尚书仆射崔大人的嫡女。”

“这么快就打太子的主意了。哼!”卢照辞嘴角露出一丝冰冷来。扫了卢青云一眼,淡淡的说道:“下去吧,朕知道了,派人告诉岑文本,朕五天后到达京师。”

“臣遵旨!”卢青云闻言不敢怠慢,赶紧退了下来。

五日之后,銮驾接近京师,岑文本等人领着满朝文武百官迎接于十里长亭之外,这个时候,李靖的捷报早就传遍了京师,打的仍然是御驾亲征的旗号。

“臣等恭贺陛下得胜还朝。”岑文本等人面带笑容,一起拜倒在地说道。好似根本就不知道前不久所发生的图谶之说。其余众大臣脸上也露出欢喜来。

卢照辞点了点头,在众大臣中扫了一眼,最后落在火山令刘奎身上,不由的皱了皱眉头。火山令在封建社会是一个相当重要的职务,有句话叫做国之大事惟戎与祀。不仅仅是占卜,天文历法,天象都由此推算。后来又改名为钦天监。在武德年间,火山令就是李淳风的老师袁天罡担任的,刘奎是他的副手,后来卢照辞登基之前,火山令就成了刘奎了。对于卢照辞登基也是立下了一定的功劳。

在一定程度上说,图谶之说之所以这么流行,遍布天下,成为一些野心家们兴风作浪到达凭证,从根本上说,这是与皇室自己有关系,当年光武帝刘秀,就是凭借着这个图谶之说起家的。图谶之说,起于秦,盛于东汉,到如今仍然是有它的市场。它是一柄双刃剑,不但能刺伤别人,同样也是能刺伤自己的。当年卢照辞登基的时候,就有异像,诸如凤鸣贾胡堡、黄龙升天、紫薇星光照晋地等等,这些实际上也为卢照辞篡位登基提供证据的,但是在一定的时候,也是能产生不利的影响的。比如这次就是如此。

“去,把火山令叫到车上来。”卢照辞对身边的秦九道说道。

“啊!”秦九道惊讶的望着跪在众多大臣中的刘奎,火山令是个什么官职,在数百位大臣之中,根本就是排不上好的,若不是最近火山令报有太白经天的情况,恐怕平日里都没有人认得这个刘奎到底是何许人也!

这能上龙辇是何等的荣耀,平时也只有岑文本等几个有限的大臣能够得到这种待遇,就是辅政大臣中处在最末尾的韦挺都没有这个待遇,这个时候居然被一个籍籍无名的刘奎所得,容不得秦九道惊讶了,但是既然皇上有命,他是不敢不听的,赶紧亲自上前,将刘奎请上龙辇来,如此;龙辇才缓缓而行,沿着朱雀大道,朝皇城而去。

“臣刘奎拜见陛下。”刘奎是一个中年男子,相貌英俊,隐隐有一丝飘逸的味道,只是这个时候,让他独自面对卢照辞,还是紧张不已,心中更是激动非常。这是何等的荣耀,与当今陛下同乘一车。整个朝廷中有此待遇恐怕是屈指可数了。这一刻,刘奎真想回去看看,自家祖坟上是不是冒着青烟。

“刘卿,这太白经天,你是如何知道,有女主昌的?”卢照辞淡淡的问道。

“臣是根据星象推断的。”刘奎一听见卢照辞在问这个问题,心中一紧,赶紧回答道。

“哦,星象推断。”卢照辞点了点头,脸上顿时露出一丝笑容来,只是双目中眼神更是冷了。笑道:“你立功了,朕就赏你,赏你金百斤。”

“臣谢陛下。”刘奎欣喜的拜道。

“刘卿,朕看你的钦天监年久失修,朕回头着户部、工部,对钦天监再次整修一遍,就是朕不明白的是,这钦天监的建筑整修的时候要注意一些什么呢?”卢照辞疑问道。

“陛下,钦天监的监天台最好是要高为好,这样观看起天象来,才是最清晰的,臣等也能因此容易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刘奎脸上顿时露出一丝兴奋之色来。皇上亲自过问钦天监的事情,这可是一个好事情啊!弄不好,东汉时期钦天监的兴盛又能重现了。

“越高越好,朕明白了。”卢照辞点了点头,道:“若是如此的话,这关中何处最高,恩,让朕想想,好像是终南山吧!要不,朕就将钦天监搬到终南山去,那里风景如画,正是参禅悟道的好地方啊!想必更容易让你们领悟天人合一的境界。不错,就搬到终南山去。就这么定了。”

“这个,这个?”刘奎闻言心中一紧,恨不得打自己一个耳光。终南山是风景优美,但是那个地方却是远离朝廷,这样一来,钦天监的影响力可就小了不少了。

“钦天监的位置很重要,从六品是太小了点,从今日起,钦天监就是从五品的官员了。就这么办吧!秦九道,传旨!”卢照辞点点头说道。

“臣遵旨。”一时间刘奎也不知道,这对自己来说,到底是坏事还是好事。脸上露出一丝复杂的神情来。

东宫之争 第二百四十五回 清华观观主李秀宁

第二百四十五回  清华观观主李秀宁

钦天监在朝廷众多衙署之中。仅仅是一个不起眼的衙门,平日里,不过是在台出现重大天象之时,或者是朝中大臣婚嫁之时,或者朝廷有重大典礼的时候,才会让人想起来,其余的时候,哪里能引起别人的注意,所以对于钦天监搬离皇城的事情,只不过是偌大长安城中的一朵小小的浪花,转瞬间就消失的无影无踪了。但是在岑文本等朝中辅政大臣来说,这却是表明着卢照辞对前短时间,长安城内所谣传的谶言的处置决定。钦天监被流放了,日后主导朝廷的将不再是这种假托神明之事。原本这种谶言中有可能涉及到的官员也因此保住了一条性命,那个所谓的大清洗也并没有像想象中的那样,将笼罩在长安城。官员还是照常上朝,彼此之间相互扯皮,相互诋毁中伤,或者是勾结在一起i,密谋着什么,日子还是照样过着。只有兵部正在核算着五十大军的军功,户部又在核算着这次即将发出的犒赏和抚恤等等。

“陛下,终南山风景秀丽,每年九月九日,都有不少人前来登高望远啊!”九月九日,重阳节登高望远,卢照辞与岑文本等人也抛开了国事,身着便装,朝终南山而来。

“这里倒是不错的。”卢照辞点了点头,扫了一眼周围,只见周围道观甚多,忽然指了指山腰上一个道观说道:“朕看周围的道观多是富丽堂皇,怎么那个道观显的古朴异常,隐隐有江南的风味,是何名称?”

“这个,这个?”岑文本脸上微微露出一丝尴尬之色来,却是顾左右而言其他。在他身后的崔仁师、长孙无忌等人脸上也微微露出一丝尴尬之色来。

“怎么?莫非诸卿也不知道?”卢照辞笑呵呵的说道:“此地不错,恐有世外高人啊!不为名利所驱使。倒是一个奇人,走,去看看。”说着卢照辞就朝那道观走去。

“陛下,陛下,您看今日我们来到这终南山,时候也不早了,是该下山了。臣以为还是回去的好,朝中还有大事要处置呢!”岑文本朝崔仁师扫了一眼,那崔仁师脸上顿时露出一丝苦笑来,赶紧上前劝阻道。

“这天正是正午。正好去那道观打扰一顿。”卢照辞笑呵呵的说道:“朕每日忙于国事,就是诸卿能有今日的闲情雅致也是不容易的,不若趁着九月九日这样的好日子,放松一天也是好的。走,走,一起前去看看。”

“陛下,那里是平阳公主居住之所。名叫清华观!”长孙无忌见状,赶紧说道。

“平阳公主又怎么,平阳公主!”卢照辞面色微微一变,淡淡的扫了众人一眼,又轻轻的望着不远处的小道观一眼,深深的叹了口气。

“朕累了,诸卿先游玩吧!秦九道,回宫。”卢照辞淡淡的说道,看也不看众人一眼,就沿着山路缓缓而下,片刻之后,就消失在众人眼前。

“哎,这下好了。”崔仁师扫了长孙无忌一眼,不满的说道:“长孙大人,陛下终日忙于国事。好不容易有了一个放松的日子,怎么就,哎!这下好了。”

“终南山有名的地方也就这么多,山中道观到处都是,谁知道陛下偏偏注意那个地方。”长孙无忌脸上也一脸的苦涩。谁都不曾想到,卢照辞居然就注意到平阳公主那个简陋的道观呢!

“走吧!”岑文本扫了两人一眼,淡淡的说道。神情之中,却是不知道在想着什么,崔仁师和长孙无忌二人见状脸色微微变了变,却是没有说话,而是紧随在岑文本之后,也朝山下走去。既然贞观天子都不想在终南山呆了,更何况这些大臣。

“魏大人,听说你那里收到了不少奏折都是参奏大将军的?”崔仁师却是落到了后面,选择与魏征同行。

“仆射大人,这个你也知道?”魏征脸上露出一丝不屑之色来,冷哼道:“大将军功高盖世,为大唐立下了汗马功劳,不是基本奏折就能诬陷的。这点我等知道,陛下也是知道的,那些诬陷大将军的人,都是嫉妒大将军的功劳,企图挑拨离间,让陛下不信任大将军,这些人的算盘注定着是要失败的。”说着也不理崔仁师,自己却是加快了进程,追上了房玄龄等人,丝毫不理会崔仁师在后面那杀人的神情来。

“你又得罪他了?”杜如晦脸上露出一丝淡淡的笑容来,原本身体孱弱的他。在孙思邈的帮助下,已经与正常人没有什么差别了,偶尔的时候,也与众人开开玩笑。

“有国舅如此,恐怕非太子之福啊!”魏征还没有回答,旁边的房玄龄却开口说道。这三人与其他人不同,在朝中并无结党,或者说,这三人可以为一党。虽然人数少了一点,但是胜在位高权重,各个都是深受贞观天子信任的,所以无人敢惹。

“听说他准备与太子殿下结亲呢?”魏征嘴角露出一丝讥讽之色来,冷哼道:“陛下是何许人物,岂会答应这种事情。”

“过上一段时间,太子殿下恐怕要单独请老师了,陛下也在考虑这种事情。就是不知道这老师的人选是何人?”房玄龄脸上露出一丝忧色来。太子之位本就有些不稳,加上太子生性仁慈,与当今天子不同,能到如今这种程度,多是因为皇上和皇后娘娘夫妻情深,不忍伤害皇后,才保住今日的太子之位。加上卢照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