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一品 >

第267部分

大唐一品-第267部分

小说: 大唐一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两人一个养马,一个训练军队,都是为来年进攻草原做准备的。而武学之中,也是陛下亲自担任山长,军中的将领一轮接着一轮进入武学中学习,当初陛下的那三十个弟子,除掉甘冲已死,秦勇驻守河北之外,其余的人都被拉武学中,担任博士之流,传授的都是陛下当年传与三十名弟子的兵法,有的时候,像李靖、徐世绩、秦琼等人都要去教学。由此可见,这个时候,陛下重视的还是军队。”

“军队是不能动的。”崔君肃也点了点头,手中无兵,不管怎么争,最后的决定权都是不会在自己手中的,因为最后的一切定数都是在要刀枪来证明。就如同现在一样,世家的力量是很强大,甚至可以颠覆一个国家,可是在军队面前,这些世家的力量都是不够看的。卢照辞可以利用军队,推行一些列的措施,打击各地的豪强地主,消弱世家的力量,就算世家想反对的话,这个时候,与前隋末年不一样,天下人都渴望太平。已经失去了造反的土壤了,当今天子对百姓甚是厚道,没有活不下的人物了,加上这几年风调雨顺,更是没有人愿意起来造反。所以这些世家只能是忍着。更为重要的是,在帝国的背面,还有一个强大的草原帝国,那里才是帝国的大敌。

这两年,崔仁师他们可是看清楚了,你们可以争,可以闹,一个高明的皇帝是不会阻止臣子之间的斗争的,若是臣子们团结一致,他这个皇帝才真正的着急呢!但是不管怎么样,有的底线是不能突破的,其中最重要的一道底线就是军队。谁动用了军队,就必定会面对帝王的狠辣手段。

东宫之争 第二百二十六回 都给朕老实点

第二百二十六回  都给朕老实点

“儿臣拜见父皇。”宣室内。卢照辞正在处理朝政,就见卢承嗣闯了进来,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礼。

“怎么,大郎,有事找父皇?”卢照辞抬起头来,笑呵呵的说道:“你倒是很少来父皇这里了,怎么,可是老太爷有什么事情吗?”

“回父皇的话,不是老太爷,是儿臣有事求父皇。”卢承嗣小脸绷的紧紧的。

“儿子对父亲提要求,那就不叫求,你说吧!”卢照辞指着旁边的一个锦凳说道:“想要什么?告诉父皇。”

“儿臣想去武学。”

“可以啊!什么,你想去武学?”卢照辞惊讶的抬起头说道:“承嗣,你想去武学?为什么要去武学呢?难道南书房不好吗?”想这南书房之中,也不知道有多少的大儒教授皇子文章经典的,那不是终南山下的那座庞大的书院可以与之比拟的。所以对于卢承嗣想去武学卢照辞很是惊讶。

“孩儿想去当一名大将军。跟父皇一样,驰骋疆场,这读书的事情还是交给二郎的好。”卢承嗣仰着头说道。

“你要知道,上阵杀敌顶多是一个猛将,或者说能成为一个名将,但是却很难成为一个合格的统帅的。只有多读书。才有机会成为一名上等的统帅。承嗣,你可要想清楚了。”卢照辞叹了口气道:“父皇知道你个性坚强,在南书房学习不如恪儿,但是不可能两个人同时排名第一位的,父皇对这种排名是不在意的。你看看父皇,父皇的才学在天下不算是好的,朝中的许多大臣这书读的比父皇好,做的诗也比父皇好,可是父皇并不感觉到气馁。你去武学,小小年纪,恐怕是要受很多委屈的。”

“孩儿不怕。”卢承嗣双眼放光道:“孩儿立志当一名将军,那从小就开始锻炼、学习。”

“现在是不行,等过上几年,父皇自然允许你去武学的。”卢照辞想了想,道:“不过,你既然想去武学,日后想当一名将军的话,那打熬身体这种活,那就从小就应该开始做了。我朝的武术大家,除掉大将军外,就是秦琼将军了,这样吧!日后每天清晨,你去秦将军府上,让秦将军帮你打熬身体。你去问问二郎,看看二郎可去?若是去的话,你们就一起去吧!”

“儿臣遵旨!”虽然卢照辞并没有答应现在就让他去武学,但是总算是开了口气。只要是合适的时候,自己就能去武学报道了。这也是一个很好的消息。

“听说宗正卿最近去简恭王府?”卢照辞忽然装作不经意的问了问。

“是!”卢承嗣心中一动,小脸上变了变。但还是恭恭敬敬的回道。

“以后若是没事的话,就少和这些人接触,世家大族,这些人虽然与我等同宗,但是到底是隔了比较远,还是脱不了世家的气息。与你还是有区别的。”卢照辞冷哼哼的说道。显然是对这个范阳卢氏印象并不好。

“父皇,这同是宗室,为什么不一样呢?”卢承嗣不服气的说道:“宗室同体,当荣辱与共,范阳卢氏不也是被父皇任命为宗正卿的吗?听说还是父皇亲自从三爷爷那里要过来的呢?这难道不是宗室之情吗?”

“小小年纪你知道什么?”卢照辞冷哼道:“等你长大了,你就知道这其中的道理了,只要你记住,这些人不可信就是了。你看看二郎,他可曾和范阳卢氏的在一起了。”

“他自然是不用了。”卢承嗣心中暗自腹诽道:“他有前隋的那些余孽,甚至还有可能连岑文本都站他那一边,还需要范阳卢氏的人来支持他吗?”不过这些话也仅仅是只能在心里说说而已,并不能真的脱口而出。

“好了,你先下去吧!”卢照辞眉头皱了皱,仿佛是想到了什么。又说道:“马上打天下难,这坐天下是更难了。你虽然立志做大将军,但是书还是要好好读一读的。”

“儿臣遵旨。”卢承嗣恭恭敬敬的说道。

“哎!皇宫就是锻炼人的地方,看看吧!年纪如此轻轻,就开始培植自己的实力。可惜是,能在马上打天下,但是却不能在马上治天下,若是你明白了这个道理,恐怕就不会有这种想法了。”卢照辞望着卢承嗣那小小的身影,深深的叹了口气。

“陛下,等诸位殿下年纪大了,自然会好起来的。”秦九道小心翼翼的说道。脸上却是带着谦卑的笑容。

“但愿如此吧!”卢照辞深深的叹了一口气,道:“不过,那范阳卢氏的人恐怕也没有什么好的心思,去派人警告他们一顿,不该插手的事情就不要插手,免得到时候祸事临门,连朕都保不住他们。告诉他们,都给朕老实一点。”

“是,奴才这就去。”秦九道心中打了一个突,赶紧说道。

韦挺韦府上,这一日,韦挺打开中门,韦思言等三兄弟也都聚集在一起,满面笑容,望着远处缓缓行来的一辆马车,虽然周围的颜色并不怎么注目,也只不过用的却是淡黄色的镶边,这不是普通人家能用的。远远望去,更是显的大气磅礴。车子边的旗杆上,上面写了一个“卢”字是那样的引人注目,在他的旁边,还有几个穿着黑色明光铠甲的士兵,体格雄壮,威猛无比,这也不是任何人都能享受到的待遇。

“这个范阳卢氏可是走了好运到了,居然也能算是宗室。”韦思言看的分明,嘴角一阵冷笑。范阳卢氏虽然也是关东大家族,也一向是以诗书传世的,但是家在范阳,远离中原。相比较而言,气势上远在崔、郑之下。所以也一直被别人瞧不上眼。这下好了,如今这卢氏旁支居然出现了这么一个厉害的角色,代替了李氏成为一国之君,如此身在边塞之地的范阳卢氏一跃成为国之宗正,远在关东、关陇、江左诸世家之上。这才是最重要的,最让人嫉妒的地方。

“位列宗正又能如何?没看见吗?现在范阳卢氏可是连一个郡王的爵位都没有得到。听说长孙无忌又准备限定皇室亲王和郡王的数量了,以避免国家的财政赋税都被那些宗室王爷们拿了过去。”韦挺一脸的冷笑道:“若不是对方乃是宗正卿,我也不会如此大费周章的打开中门迎接了。”

“你说他这次是所谓何事?”韦思仁好奇的问道:“这个宗正卿虽然是号称管理宗室之事,但是平日里没有什么事情的人,今日怎么如此大张旗鼓的。来见我等。要知道关东世家和关陇世家可是不和的。以前这些人不是说我们是什么鲜卑咋种吗?一向都是懒的与我等来往的,今日却是主动上门,实在是让人惊讶啊。”

“哼,还不是为了太子之事。听说前些天,蜀王被那荆王给狠狠的耍了一下。嘿嘿,想那蜀王是何等的聪明,只可惜,他怎么也没有想到,在他的上面还有一个比他更厉害的人物,平常深藏不露,到了关键的时刻。却狠狠的给他来了一下阴的。这荆王可是老王爷的命根子啊,连他的名字都是老王爷亲自取的呢?这个宗正卿想必也不想当一个无权的宗正卿吧!所以,这个时候就来了。”韦思仁冷笑道。

韦挺双目中露出异样的眼神来,笑呵呵的说道:“等会他来了,说什么就接什么。”

“接什么就忘什么。”韦思言脸上一脸的阴冷之色。

“反正现在是不能答应什么。”韦挺冷笑道:“陛下才登基几年啊,太子尚且年幼,一切事情都是充斥着未知数,这个时候就下本,是不是太早了一点了。看看,岑文本、长孙无忌等人到现在不也是按兵不动吗?就是崔仁师这个急先锋都没有什么的动作,我们也是不能动的,这个时候陛下的心思都是在北伐之上,只要有哪一方有什么动静,都会遭受到灭顶的打击,所以眼前的这一切都是虚妄的,崔仁师是看中了这一点,在萧禹退下来之后,就没见到什么动静了,而岑文本、陈叔达他们也都是看出了这一点,所以也就没有什么的动静,只有这个宗正卿还看不出这一点来,所以上蹦下跳,等着吧!回头陛下肯定会收拾他的。我们可不能被他所连累了。”

“哈哈,韦大人,三位大人,卢某有礼了。”这个时候,就见那辆马车在府前停了下来,一个相貌清秀的中年人走了下来,正是大唐宗正卿卢宽,只见他一身儒衫,却是没有穿朱紫袍服,显然是想着以普通人的身份来见韦氏一族的人了。

不过他虽然是穿着一身的平常服,可是韦挺等人却不想在这方面给别人留下话柄,恭恭敬敬的喊了一声宗正卿。

“韦大人!咦!”卢宽正待说话,忽然见街口有数骑前来,为首的正是大内总管秦九道,脸上顿时露出一丝惊讶的眼神来。朝韦挺望了过去,却见韦挺脸上也是一脸的惊讶之色,当下心中更是怀疑了。

“宗正卿,奴才正要找您呢!没想到您在这里。”秦九道一见卢宽,赶紧下马说道:“宗正卿大人,此地不是说话的地方,还是回您老人家府上说的好。”说着也不理睬韦挺等人,拉着满脸不自在的卢宽就离开了韦府。

“看见了吧!陛下出手了。”韦挺冷笑道。

东宫之争 第二百二十七回 胜州事变

第二百二十七回  胜州事变

宗正卿在韦府前被陛下劝走的消息不到片刻就传遍了整个长安城。各方势力结合一系列的事件,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这个时候闹还不是时候,当今陛下还很是年轻,闹来闹去的根本就没有任何的效果,只能给自己效忠的对象带来无穷的麻烦而已,就是崔仁师这个时候也不敢有丝毫的放肆,安安心心的辅佐贞观天子,推行休养生息政策,摊丁入亩、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在卢照辞这个强势的君主主持之下,在各个世家相互妥协的情况,终于初见成效,而随着武德四年、贞观二年的科举制度的推行,朝廷之中,寒族的实力再次进一步上涨,虽然远远不如高门世家的实力,但是起上涨速度也是相当快的。让那些贫寒书生,庶族子弟也有了晋身的机会。

“父皇,抱抱,抱抱。”御花园中,一个粉妆玉琢的小丫头,身着粉红色的宫装。粉嫩的双手张的老大,朝一个英俊潇洒的年轻人抱了过去。样子十分的可爱。

“来,豫章,果然让父皇抱一抱。”卢照辞笑呵呵的放下手中的奏章,一下子将自己的小女儿抱在怀中,这是贤妃李婉儿所生的长女,年仅四岁,十分的可爱。如今已经是贞观六年了,卢照辞有子嗣不少,诸如太子卢承祖、荆王卢承嗣、蜀王卢恪、吴王卢承泰、鲁王卢承洵、越王卢承烈,但是女儿如今却只有被封做豫章公主的卢姗姗、晋阳公主的卢蓉蓉。四年以来,虽然朝政比较平稳,但是日渐长大的诸皇子的背后也开始有了各自的追随者,即使有卢照辞的拼命压制,但是暗地里争斗仍然在继续。党争仍然存在,这不是卢照辞这个帝王能够消除的了。所以在心烦气躁的时候,女儿才是父亲的开心果。在皇室之中,受宠的不是太子卢承祖,也不是蜀王卢恪,而是豫章公主卢姗姗。

“儿臣见过父皇。”这个时候一个面色英武的少年走了过来。

“怎么,从武学那里回来了?”卢照辞抱着豫章公主,望着走来的少年,相貌英武,只是眉宇之间隐隐有一丝暴虐之色来,让卢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